随后,随着试验区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配套推进户籍、金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各项改革应运而生。近年来,湄潭县出台了《湄潭县加强金融信用县建设的意见》、《湄潭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湄潭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方案》,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湄潭试验区在深入“三盘活、两创新、一建立”(盘活土地产权、房屋产权、森林产权;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体制;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的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现实途径,开发了资源性抵押贷款,如森林资源抵押贷款、茶园(果园)抵押贷款,依法可以流转交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在集体土地的流转、抵押、作价入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湄潭县成功推行的“三资转换”模式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
湄潭试验区25年来的改革,始终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不断大胆试验,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总结提炼,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湄潭县的决策者认为,在四轮改革中,湄潭县紧紧抓住了农村土地这个“牛鼻子”,土地管理制度不断创新,从制度层面建立起提高农村生产力的路径,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裴认为,湄潭农村改革25年来,为全国作了示范,先后创新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稳定土地使用权等制度写入中央文件,“均衡减负,户户减负”改革措施与其后的中央政策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开始的第四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土地流转机制等,又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探索出新路,为我国农村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赋权于民’,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不断激发农村生产力;到‘减负于民’,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再到‘确权于民’,完善土地产权关系,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农民财产性收入,湄潭县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推进。这种探索精神值得学习。”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这样高度评价。
金泽地公司流转土地带动农民发展的果园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