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叫板“阳澄湖”,湖北河蟹蓄势中部崛起


时间:2012-12-15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长江孕育,在湖泊繁衍,在江苏勃发,在湖北鹊起。“横行”的河蟹,注定“叱咤”于“江”、“湖”。

    短短数年,发源于长江中下游流域,“虾”风“蟹”雨迅速席卷全国,叹为观止。其间,湖北和江苏分别擎起小龙虾和河蟹的大旗,各领风骚。

    从不见经传到行业第一,湖北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将“中国小龙虾”收入囊中。如今,不甘人后的湖北又踌躇满志,开始“叫板”多年稳居河蟹“老大”的江苏“阳澄湖”。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要求,打造“一鱼一虾一蟹”品牌,提高湖北水产知名度和美誉度,引领水产强省建设。省长王国生提出,唱响鱼虾蟹“三大品牌”,全力打造“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洪湖渔家”生态鱼三大水产品牌航母,不断壮大发展水产业。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强调,发挥湖北优势,加快河蟹产业发展,拿出实招与阳澄湖大闸蟹PK。

    “叫板”中跨越,敢于担当的湖北河蟹开始“铿锵”起步,以“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为龙头的“百亿”工程已经步步为营,显山露水。

    为何叫板?凭何叫板?如何叫板?日前,本报记者赴鄂苏两地采访,欣然发现,“叫板”承载更多的是湖北高张自主品牌下河蟹产业发展的机遇和跨越。

    被“逼”出来的“叫板”

    坐拥长江出海口,敏锐的江苏人早在20年前就“尝”到了河蟹的“味道”,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小小的一只河蟹,会给他们带来数以百亿元的收益。2011年,江苏实现养殖面积400万亩,产量28.7万吨,产值200多亿元。

    苏蟹赚得盆满钵满,唤起了各地河蟹产业的“觉醒”。湖北首当其冲,过去的10年,养殖面积从102万亩增长到今年近290万亩,产量从2.28万吨增长到10.21万吨,位居全国前三强。

    然而,日渐成长的鄂蟹并没有享受到如苏蟹那般丰厚的“待遇”,伴随更多的是羡慕、刺痛和尴尬。

    在湖北省河蟹业界,一个真实故事流传很久、很广,也很是令人“玩味”。

    2004年10月,武汉市政府一位领导在招待外地代表团时,兴致勃勃地推介湖北河蟹,话音未落,酒店服务员端上来居然是一份蟹壳上印着“阳澄湖大闸蟹”的河蟹,现场气氛颇为尴尬。当时,武汉拥有50万亩养殖水面,全年河蟹产量达3000多吨,仅江夏区梁子湖就有28万亩。但大湖放养的优质河蟹却没有市场上“拿得出手”的品牌,每只仅10多元,而同规格的阳澄湖大闸蟹在武汉已卖到每只40多元。

    看得见的“尴尬”还是其次,看不见的“尴尬”让湖北河蟹产业“痛到心里”。


来源: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