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我们过去只是抽检种子质量的四项指标,即发芽率、水分、净度、纯度,现在不仅是抽查质量,还要抽查品种的真实性。
五是我们由过去的重视终端抽查到现在的抓源头,从环节上,我们不仅到市场上看种子质量怎么样,我们还要到基地源头上看种子质量怎么样。
六是我们的抽检样品数量也在增加,过去农业部一年抽检一、两千个样品,现在是三、四千个样品,全国由3.6万份现在增加到7.3万份,样品数量翻倍。
还有,这三年来,我们也统计了一下,我们累计出动执法人员接近一百万人次,检查了近八十万个企业,还有种子市场门店。三年来,我们退出了近四千个品种,包括国家级的和省级审定的品种,一切不适宜种植的品种全部退出,加上前几年的退出,现在累计退出了七千多个品种。
我们清理了一批企业,一些不再搞种子经营的或者问题特别严重的,清理了近千家种子企业。还有,我们对三千多家有问题的企业,不规范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
通过三年执法年的活动,种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品种多乱杂、企业多小散的状况明显改观。我前头已经介绍了,品种退出了七千多。我们一共审定了多少品种呢?从品种审定制度以来审定了一万七千多品种,退出了七千多,加大了品种的清理力度。清理了两千多个企业,有8700多家企业,目前我们还有6200多家,企业多小散的情况明显改观。我们种子市场抽查的质量明显提升,“两杂”种子去年抽检的结果合格率都在96%以上。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守法意识在增强,因为我们连续的执法年,始终保持一种高压的态势,对企业,对这些生产者、经营者都有一个威慑作用,比如说我们检测结果都上网公布了,对每一家企业都是一种威慑,所以守法意识在增强,这是我们执法年效果最好的一方面。只要大家主动守法了,那么我们的市场秩序就会好,执法年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种子市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监管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特别是目前套牌侵权的行为依然存在。一些非法企业把套牌的种子直接供应到农户,让你抽不到样。可以讲监管形势仍很复杂,监管任务非常繁重。接下来,农业部还会一如既往地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治理,重点开展“打假护权”行动。
一是积极地开展专项治理,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无证生产等行为,并从生产基地源头开始治理。
二是对一些问题企业进行跟踪追查,特别是明年我们准备在800个粮食大县种子经营门店进行清查,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不按规矩操作的,该取缔的就要取缔,该规范的就要规范。
三是启动品种清理行动,所有不符合、不适宜种植的品种,一个品种多个名字的,我们结合品种命名办法的落实,实施严格监管。
我想,通过这样三个行动,种子市场秩序会越来越好。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我国是现在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估算种子市场价值有600多亿,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孟山都、先正达、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抢占国内市场,我们想了解,目前外资进入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国外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种业安全?谢谢。
马淑萍:
外资进入我们国家,最早应该说是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最早进入的是蔬菜种子市场。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外资进入了棉花种子市场。2001年《种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种业市场是全面放开了,外资逐渐进入到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市场,像玉米。截止到目前,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还有独资企业,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只有25家,其中4家是搞玉米的,1家搞棉花的,其他都是从事蔬菜花卉种子经营的。
国外品种进入我国市场,不仅仅是外资到我们这儿来投资,进入我们的市场,还有一个渠道,就是我们进口种子,初步统计,我们现在每年大约进口种子量在15000多吨左右,主要是蔬菜种子,还有部分向日葵种子、甜菜种子。通过这样两个渠道,一个是外商投资建合资企业或者独资企业,还有一个通过进口种子。目前占有市场份额比较大的是甜菜。还有一个市场份额比较大的就是食葵,向日葵分油葵和食葵,食葵当中大约有50%-60%是国外品种。但是这个绝对面积也不是很大,我们整个向日葵的面积是1400多万亩,食葵的面积大约是800多万亩,50%也就是400多万亩是国外的品种。
来源:新浪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