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想找咖啡合作社的社长聊聊。“我们陈翔社长今天不在”,王岩过明指着合作社外墙上的值班表说,“今天我值班。”尹南戈介绍:“咱们合作社领头人都是村支书或村长担任,合作社骨干聘请的也都是村里党员干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固定安排专人轮流值班,当天值班者负责这一天所有合作社事务,这一天的工作与其绩效挂钩。具体规定,每发一袋肥料补2元,发一袋农药给5角,新发展一亩咖啡补30元,收购咖啡鲜果一吨补50元,谁值班就给谁,明明白白。”
21岁的王岩过明,三年前中专毕业经过后谷公司选拔统一培训后负责两个合作社的技术管理。
他告诉记者:芒赛村海拔在960米左右,特适合搞咖啡种植,现在村里有246亩咖啡,平均每亩的纯收入能保证在3500元左右,所以村民的热情很高,我们合作社信誉好,给社员订的保护价是每公斤2.2元,今年云南其他地区咖啡鲜果每公斤都只卖1.4~1.6元,但我们始终是按最低保护价收,绝不食言。
年轻的王岩过明没有夸张。在界桃村支书任上已经20多年的老支书线贺保对记者说:“只要村里喇叭一响,寨子里的人全到齐,这就是现在依托咖啡合作社后,我们村干部的凝聚力。现在村里许多其他工作也变得好做,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后谷的支持,我们合作社是免费给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卖给合作社咖啡鲜果是当场给现金,这么跟你说吧,只要你家种一亩咖啡,你所需要的任何农用物资,在我们的小超市里都能赊账给你。这个魅力有多大?你说,我们说话能不管用吗?”全寨62户种咖啡714亩,如今家家都有电话、摩托车,户户用上了新式卫生间、太阳能、电磁炉,还有许多人用上了冰箱、洗衣机。日子好过了,邻里矛盾也少了,农忙时节不用请帮工,互相帮忙就行了,界桃村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我现在的愿望,就是买台轿车看精彩世界
——加入合作社,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甜
风平镇菲洪村也是傣家人的聚居地,山坝结合的丘陵地带,最高海拔1300米,是极其适宜种植咖啡的地区。走进偌大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是崭新的楼房,水泥路通向每家门口。村咖啡合作社外墙值班表上显示当日是村支书王小福值班。
54岁的王小福是退伍军人,已经当了四任村支书,他说村里有种咖啡的传统,山上有400亩10年以上的咖啡老树经技术员重新嫁接产量很高,由于效益好,从2008年起,大家纷纷上山开荒,这几年新种的300多亩也开始投产。寨里人家因此可以拿到三份钱:土地流转的租金、当产业工人的工资、自己种咖啡卖的钱,而且所有的种植成本都是公司出了,就连你家种植其他农作物所用的物资都可以在合作社小农超中赊账领用,平时急用钱,也可以来合作社先领一点。像到基地承包咖啡种植,公司一亩每月先是给40元的生活补助,一般的人家都可以包30亩左右,一个月1200元足够一家子伙食开销了,投产后再按收成扣除。现在村里91户人家,家家盖新房买摩托,用上了城里人的各种电器。
37岁的线波喊定是合作社社员,很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她家喝茶。走上傣家不高的传统木梯,女主人把记者让进了客厅,城里人客厅应有的设备,线波喊定家也都配上了:数字电视、电话、饮水机、冰箱、电风扇,一应俱全。“加入合作社可好了,家里有15亩咖啡,农药化肥到合作社签字领用就行,既省去了跑腿的钱,还不用担心质量,要是咖啡树有什么事,一个电话技术员就骑着摩托上山了,大家都说合作社贴着我们心哩。去年市场价格好,合作社按最高的2.8元一公斤收我们的豆,扣除成本去年收入6万多元。今年虽然价格落了一点,但产量上来了,我们合作社的收购价也比别处高六七毛呢。”问起现在的生活,线波喊定连说:“满意,满意。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甜,要说有什么愿望吧?”线波喊定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打算等过了蛇年春节买个小轿车,农闲时一家子到城里玩玩,就像歌里唱的,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