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曹再发妻泪述过激维权原因 安稳生活被强拆打破(2)


时间:2013-01-16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2004年,由于有些存款,加上对塑料行业有一定的了解,曹再发和妻子开始做生意。

  2005年,夫妻俩靠打工和做生意积攒了五六十万元。这时,朱孝云与丈夫回到了老家,在离江头村曹家四组比较近的路边选了一块地建房。2006年,一栋三层楼终于盖了起来。

  “房子每层面积有100多平方米,一共400多平方米。”昨天,朱孝云向记者展示房子未被拆前的照片:一条狭小的村道边,这栋三层小楼格外显眼,旁边是围墙围起来的一块菜地。如今,这都化作了一堆废墟。

  被打破的安稳

  刚建好4年的房子因高速路面临拆迁,但3年来双方对赔偿价格一直谈不拢

  2005年,就在房子快盖好的时候,曹再发的父亲去世。因此,房子盖起来后,夫妇俩决定结束颠簸流离的打工生涯。

  当时,朱孝云留在家里照顾家庭,曹再发则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做电工,还去过矿区做过临时工,平时住在厂棚,时常抽空回家。家里两个小孩都在外婆家上学,一家人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但这种安稳不久就被打破。2009年,汝城县岳汝高速的建设提上日程,而曹家房子正好处于规划范围内,这意味着刚建好4年的房子面临拆迁。

  朱孝云说,她家房子各种证件齐全,工作人员来测量房子面积的那天她正好在家,量好后她接到的赔偿价格为16.1万元。

  “不是不同意征地,但赔偿一定要合理。”直到今天,朱孝云还认为,当时的赔偿价格太低,她和丈夫根本不同意,希望可以按照当地房产的价格为准进行补偿。

  随后,围绕着赔偿问题,曹家和政府人员进行了长达近4年的谈判。尽管纠纷很多,曹家与政府人员的讲述也是各执一词,但通过曹家当时拍下的照片,可以确定曹再发为了房子的事情到处奔波,时常找政府工作人员理论,双方还发生过争执,曹再发甚至三次进京上访。其间,政府对补偿价格也有所调整。

  赔偿标准谈不妥,拆迁就一直搁置。2010年,一位老板介绍曹再发到东莞的一家塑料机械厂做工,工资是每月8000元左右,“因为工资高,我们又出去打工了。”

  据悉,打工期间,曹再发常在东莞和家来回奔波,只要有人来协商征地的事,他就回家处理。曹再发还通过老板找到广东一家律师事务所。“我们咨询过律师,只要没有谈妥,政府是不能强拆的。”

  2011年7月,为了房子拆迁的事情,曹再发离开樟木头回到老家。“出去一年,钱也没有挣到。”


来源:南方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