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人说他本分踏实也有人说他偏执]

曹再发的妻子拿着房子被拆迁前的照片,站在被夷为平地的家上。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江头村,离县城四五公里。曹再发扬言在广州“制造血案”并自首的消息打破了这个村庄的平静。
“他去广州是为了找律师解决问题,如果想做那些(杀人的)事,早就不吭声地做了,怎么还会想办法找人?”面对记者的采访,曹再发的妻子朱孝云始终认为,丈夫之所以扬言要杀人,实际是想引起汝城当地政府的重视,解决困扰家里的征地拆迁问题。
为什么曹再发会想到如此极端的维权方式?没有人了解曹再发走向极端的过程,但通过他家人的回忆,或许可以找到一丝印迹。朱孝云给记者讲述了夫妻俩白手起家的艰苦历程。在她看来,丈夫是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和不搞外遇的好老公。
打工垒起的家
夫妇抛下孩子打工10年,外加自己做生意挣的钱,终于建起一栋三层小楼
朱孝云今年41岁,娘家在汝城县大坪镇。1991年,她在镇上开了一间做衣服的铺子,和在镇上搞电路维修的曹再发认识后,两人渐生好感。
两人结婚时,曹再发家里一贫如洗,只有一间土房,一张床,一点田,一点稻谷。
“因为家里没钱,想出门挣点钱,建一个像样点的房子。”1995年,女儿出生后,夫妻俩决定到广东打工。那一天,他们坐车来到中山古镇镇,在一个电饭煲厂门口下车,正好遇上几个湖南老乡。老乡推荐他们去对面的塑料机械厂做工。夫妻俩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打工生涯。
“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100多元。”朱孝云说,为了省钱,打工期间他们从来没有吃过早餐,丈夫的月工资是1000多元,她约有600元,全部都存进了银行。
因为懂得电路设计,曹再发经常在下班后出去帮人家设计电路,“说实话,他拿的外快比我们的工资还高,而且车费和住宿费都有报销,还有差旅费。”
找工期间,孩子寄养在娘家,由朱孝云的父母照顾。“平时我们都不寄钱回去。每年过年会给娘家一点生活费。”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