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有的脐带还没被剪断的孤儿,连名字都来源于各自的身体特征:患有唇腭裂的被称为“豁子”、智障女孩被叫做“傻妮”、患有白化病的少女取名为“白妮”,有些弃婴甚至会共享一个名字。
在这座弃婴王国里,他们的领土有时是两间平房和窝棚,有时是一间140平方米的两层楼,他们穿着几乎看不出本来颜色的衣服,睡在一堆烂苹果、旧衣物、卫生棉、砖块之中。
这些身体不太健全的弃婴,没有人说清楚他们的喜好或特点甚至面孔,逃过了父母遗弃的那场劫难后,本有可能被政府收留,或被其他人收养,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一场大火的吞噬。
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2013年1月4日的早晨,对于生活在河南兰考县的7个孤儿来说,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
大约早上7点的时候,一家之主袁厉害拖着矮胖的身躯出了门。这时,爱睡懒觉的小雨还赖在被窝里,五孩、扎根和小哑巴已经起床,小十正在看电视,还有两个刚刚换过纸尿裤的婴儿躺在床上。
这位“母亲”顾不上回头再看一眼。另外4个10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坐在她那辆生锈的电动三轮车上,袁厉害要送他们去兰考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他们都是袁厉害收养的弃婴,“都是捡来的,大多数孩子来的时候脐带还没有被剪断”。从1987年起,这个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口摆摊的女人陆续收养了100多个弃婴,大的已结婚成家、外出务工或被民政部门接走了,小的留在她身边,目前有将近20个。
这些身体并不健全的孤儿,名字大多取自身体特征。患有唇腭裂的孩子被称呼为“豁子”,智障女孩成了人们口中的“傻妮”,患有白化病的少女取名为“白妮”。很多孤儿会共享一个名字,有时候连袁厉害的家人也分不太清楚。
只是,他们其中的7个,虽然逃过了出生时的劫难,却没有躲过大火的吞噬。早上8点40分左右,袁厉害家这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小楼突然起火。当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赶来时,火苗就像蛇一样到处乱窜,“其他地方都是黑烟,啥也看不清”。
等到9点零4分大火被扑灭,除了自己跑出来的袁聪聪,被消防队员抱出来的孤儿有4人已经死亡,后又有3人在抢救过程中离世。小十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因呼吸道灼烧、全身烧伤面积达5%左右,至今躺在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遇难者中最大的20岁,最小的只有7个月。
在被父母遗弃后,他们没有死于疾病、饥饿或寒冷,而是一场发生在家中的大火
1月4日早晨8点,五孩、扎根和小雨正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沙发套被磨出窟窿,露出黑乎乎的棉絮。旁边的红色木桌子上放着半袋金摇篮牌奶粉,七八个奶瓶,一袋菊花精。这张桌面泛着油光的桌子,是袁厉害过去卖米粉用的桌子。
靠近北墙,打着一个地铺,3岁的傻妮躺在上面睡着正香。袁厉害担心她掉床,专门给她在木地板上铺了褥子。“保姆”张喜梅正在客厅东侧的厨房里忙乎。2006年开始,这个63岁的老婆婆一直帮着袁厉害照顾孩子。
这位身材瘦削的老妇还记得小雨生前最后的打扮。这个4岁多的小姑娘穿着一件纽扣在后背的兜兜,白底印着蓝色的小碎花,总喜欢跟她黏在一起的扎根穿了一身黑色棉衣。他们一个是110警察捡来后送来的,一个是兰考县人民医院的实习医生抱来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