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网络“钓鱼” 花样迭出令人防不胜防(3)


时间:2012-12-20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指出,目前对于仿冒网站、钓鱼网站的监管存在技术困难,只能通过用户举报或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来发现。就域名注册而言,现有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不允许相同域名出现,但无法阻止一些人利用类似域名行骗。

  钓鱼网站还会通过地下产业链,购买不良网站和流量推广联盟的访问流量,甚至通过购买或搜索引擎优化技术,来获得搜索引擎推广或靠前位置,此外也会利用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群发消息、微博推送等方式广泛传播链接。

  长期研究钓鱼网站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怀胜博士指出,网络诈骗的查处成本比较高。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超时空性,钓鱼网站通常不易被司法机关察觉,即使被发觉了,若要固定证据和查证事实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并需要较高的技术手段。例如,一些网络诈骗采用频繁多次的小额诈骗方式进行,诈骗额无法达到诈骗罪的最低定罪标准,以躲避司法机关的立案处理。


  专家建议健全法律法规,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陈际红指出,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诈骗呈现多发趋势,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宏观法律环境不完善,缺少专门性的防范网络诈骗的立法。二是政府部门执法不充分,许多假冒网站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三是第三方认证组织发育不完善。

  李欲晓建议,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者研究机构可以发布“网站相似性报告”,政府相关部门或第三方组织也可以搜集已有的钓鱼网站,制作黑名单,提醒用户注意防范。

  李怀胜说,刑法中的诈骗罪条款可以适用大多数网络诈骗。同时,也应研究出台针对钓鱼网站、网络诈骗等的相关法规。

  “立法是一项严肃的事情,它需要前期论证,需要足够的犯罪基数的支撑,需要立法技术的跟进,更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在资源上的投入和政策上的倾斜。打击和防范包括网络诈骗在内的一切网络犯罪,需要政府各部门群策群力,各位阶法律法规协同配合,尤其是制订和完善适应网络时代新的罪情变化的法律法规。”李怀胜说。

  专家提醒网民,提高对钓鱼网站的警惕,杜绝贪占小便宜的心理,防患于未然,可以最大程度规避损失。另外,上当受骗后,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减少和追回损失,还应当注意采取弥补措施,比如更改银行密码等。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