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网络“钓鱼” 花样迭出令人防不胜防


时间:2012-12-20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

  数据来源: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

  制图:宋嵩

  核心提示

  收到提醒银行卡升级测试的短信,点击链接网址,上网仅仅十几分钟,账户上的44万元就不翼而飞——最近,安徽桐城的章先生一不小心,就上了“钓鱼网站”的当。

  据今年6月份的一项统计,此前一年时间,全国就有6000万网民因网络欺诈损失300多亿元,30%的网购者曾遭遇钓鱼网站攻击。钓鱼网站为何屡禁不止?如何彻底根除钓鱼网站?请看本报记者报道。

  误入钓鱼网站,被骗44万元

  12月19日,安徽省桐城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网监中队的民警苏畅向记者介绍了章先生受骗的经过。
  章先生在桐城市范岗镇工业园经营一家小企业。12月3日下午,他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提醒”他的银行卡账号需要升级测试。章先生误以为短信是由银行发来的,便将它转发给妻子。

  章先生的妻子登录短信上提供的网址“www.bbocbbc.com”,并按提示输入了网银账号、密码、验证码和U盾密码。没想到的是,章先生很快接到一条来自中国银行的短信提示,账户上的44万多元已被转走。

  惊慌的章先生立即与银行取得联系,并得知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44万元存款已被转移到多达二三十个账户。章先生随即向桐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报警。后经查实,资金转移到的账户都是一个叫陈鹏的人在兰州开的。

  对比中国银行网站和章先生妻子登陆的网站,可以发现中国银行的网址为“www.boc.cn”,而受害人登陆的则是“www.bbocbbc.com”。

  盗走章先生巨款的,便是臭名昭著的“钓鱼网站”。所谓“钓鱼网站”,是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仿冒真实网站的地址以及页面内容,或者利用真实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以此来骗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