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到年末,讨薪总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为什么说讨要工资难?为什么维权成本高?为什么老板和员工之间矛盾纠纷多?在我们的镜头背后,每天都有可能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薪资博弈。近日,本网记者分别蹲点劳动部门体验接访、跟随劳动者维权,走进工会、法院,真实记录劳动者维权的现实状态,解析维权成本的高与低,探寻深层次的原因和社会的期待。
浙江在杭州12月13日讯 (记者 张冰/文 倪雁强/摄像) 有时,农民工维权被人戏谑为“刁民”,但更多的时候,从他们眼神中解读出来的是绝望和无助。
农民工现在并不缺乏维权意识,但这种维权意识并非处于一种正常状态。有维权意识,却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走在维权路上,经常遭遇意想不到的困境。
农民工维权无助还是维权过度?这两天,记者跟着两位讨薪者,亲自体验了一把真实的维权过程,个中滋味,令人深思。
【“讨薪维权”样本调查①】:记者体验劳动监察员的一天
记者跟随讨薪者计大姐 记录维权过程
“幸运”的江西大姐:调解一次就拿到工资
讨薪维权日记:前天下午,我跟随江西的计大姐来到杭州北山劳动监察中队,参与一桩与她有关的劳资纠纷调解,因为谈不拢支付工资的时间,她和单位闹到了劳动局,在劳动监察员的调解下,计大姐顺利拿到了工钱。
前天下午4点左右,在杭州北山劳动监察中队的调解下,在杭州打工的计大姐拿到了尚未结清的工资。
计大姐是江西景德镇人,今年已经46岁。今年上半年,她只身一人来杭州打工。前段时间儿子结婚,她辞掉工作回过一次老家。
11月份,计大姐从老家回到杭州,又在一家餐厅找了份工作。因为没什么文化,她只能找一些类似于餐厅服务员、保洁员之类的工作,一个月工资也就是2000元左右,但这比在老家种田强很多。
12月初,计大姐突然感觉颈椎很痛,她意识到可能是老毛病复发了,她赶紧向厨师长提出辞职,说自己由于身体原因,实在做不下去了,准备半个月后辞职回家看病。厨师长看她神情很痛苦,就答应了。
过了三四天,厨师长突然找来另外一个人做保洁工作,并告诉计大姐可以辞职回家了,并答应她这个月15号给她结清工资。
计大姐不乐意了:那15号之前难道还要我在杭州?我一个人无依无靠,身上有没多少钱,15号之前的这一个星期的时间让我吃住怎么解决?
厨师长让计大姐把银行卡号和联系方式留下,等到了发工资的日子直接给她打到卡上。但计大姐还是不放心。双方在这个方面发生分歧,闹得有点僵。
为了尽早解决问题,计大姐选择向劳动部门寻求帮助。北山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的首席监察员金卫青很热情,答应计大姐帮她解决问题,并与用人单位商量好,第二天下午三点进行调解。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