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贱伤农:实行产业化经营,提高菜农信息掌控能力
如何才能避免“菜贱伤农”现象?夏科长认为,能否让更多菜农了解到及时、准确的农业产销信息将尤为重要。在生产方面,可以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路子。龙头企业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帮助菜农了解掌握生产信息,推进菜农致富。“农业企业可以租菜农的土地,让菜农为企业打工,菜农种植的蔬菜由企业进行统一销售,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菜农也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夏科长介绍说,在济宁一些县市区,这样的模式已经得到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据了解,我市计划在2015年着力打造50家加工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的农业龙头企业,从而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
除了依靠龙头企业带动,扶持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并让散户菜农加入其中,也可使菜农更好地规避风险,避免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通过引导菜农加入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菜农的社会化组织程度将得到提高,从而改变以往“小、散、低”的传统生产加工方式。另外,在本地菜集中上市时,在不影响城区交通的情况下,适当在城区开设蔬菜直供点,既能减少蔬菜流通中间环节,让农民增收,也能方便市民买菜,对于缓解秋季蔬菜滞销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我市已经将加快市场网络改造升级列入“蔬菜产业振兴计划”。在2015年之前,城区拟建设和改造多处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蔬菜重点产区批发市场。另外,我市还将搭建相应的市场信息平台,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搞好信息服务,让菜农更好地了解市场行情,从而实现风险规避。
菜贵苦民:发展多种种植,增加冬季蔬菜供应量
根据《济宁市蔬菜产业振兴计划》的目标,我市计划在2015年将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至100万亩以上,在这个五年计划执行到第三年伊始的时候,距离既定目标还有35万亩的差距。此外,我市设施蔬菜的发展还存在规模小、档次低,土壤盐渍化、酸化以及土传病害严重等问题,一些棚室的设计建造尚存在不规范之处,部分日光温室也面临更新换代的任务。谈到设施蔬菜发展的前景,夏科长认为,先期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是制约设施蔬菜的普及发展主要瓶颈。
目前,济宁市种植面积大、发展成规模的设施蔬菜种植园多为企业老板进行投资,设施蔬菜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此外,实行大面积、规模化种植也是蔬菜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工业的反哺,蔬菜产业也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据了解,在蔬菜种植发展较好的曲阜市,尼山镇的蔬菜连片种植面积已达到万亩以上,防山镇和时庄街道蔬菜连片种植面积也都超过了5000亩,种植面积连片在千亩以上的则有四十多处。此外,通过加大对设施蔬菜的扶持力度,曲阜市设施蔬菜的发展在近两年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目前,整个曲阜市已拥有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万余亩。曲阜市蔬菜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凤英向记者介绍了曲阜市相应的设施蔬菜扶持政策。据悉,对于新发展的连片30亩以上高标准冬暖式大棚,曲阜市将给予每亩1万元的补助;对于新建10亩以上、投资金额200万元左右现代化钢结构联栋智能温室,政府将给予50万元奖励;对于新发展的连片50亩以上钢架大拱棚,政府则给予每亩3000元的补助。目前,尼山镇有机蔬菜和石门山镇大棚草莓均已发展至一定规模。此外,工商资本注入农业—大户承包成为曲阜市2012年蔬菜生产主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曲阜市蔬菜生产得到了巨大的推动。
来源:东方圣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