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关键要从政治生态的基础抓起。讲求干实事,少说空话,就事论事。另外在官员的考核机制上也要改革。
“要开短会、讲短话、抓要害”
冯建波 宁波市委党校副校长
官话套话,表面上看是“说话技巧”,实际上折射出党政机关里的“假大空”现象。
在工作性的政府会议上,会上有创新性或启发性的内容值得学习,台下却昏昏欲睡;在企业里,领导反复强调安全生产、内部团结等内容,员工却觉得没意思。
想要讲出大家爱听的实在话,会前沟通很重要。上下信息不对称,就无法了解目前大家真正关心什么,哪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只能用空洞乏味的官场话撑场面,说而不作,作而不为。如果做事雷厉风行,大家看到了实际的行动和效果,大家未必听不顺耳,甚至可能希望一遇到难解决的事情,就有这样的声音出现。
有意义的信息最后变得空洞乏味,成了官话套话,还有一点是表达方式的欠缺。作为发言者,就得先学会开短会、讲短话、抓要害。是什么讲什么,几句话能说明的问题,就不在前面做长长铺垫,戴高帽。
“建立机制,淘汰‘假大空’”
盛刚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盛刚一直关注本报的报道,他觉得这个报道很务实。
“假大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会阻碍社会进步。”盛刚说,讲官话套话说到底,还是作风问题,做事不踏实,导致说话也不踏实。不调研,不深入百姓,怎么会了解情况呢?怎么讲得出真话实话呢?事件把握不准,对问题看不明白,最终也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会调研、会学习、会破解问题、有商讨意识的决策人,而不是只会在台上指手画脚、能说会道的领导。
现在都在倡导学习型、服务性政府。盛刚说:政府应该建立起更健全的制度。比如是否可以尝试倒逼机制,把讲真话办实事作为干部考核的一条重要标准。通过考核,把一些习惯说官话套话的“假大空”官员淘汰出局,把能干实事会干实事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政府形象要提升,政府要有作为,必须依托这些有调研能力和能办实事的领导。
来源: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