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萧山老农养鳖“养”出国家科技奖


时间:2013-01-21  来源:第一农经网 点击:

   浙江省31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浙江大学包揽13项居全国高校第二

  萧山一老农养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昨天从浙江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共有3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浙江省为主完成的11项获奖成果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

  浙江大学继续保持领军优势,共有1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二,其中,浙江大学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有6项,且有1 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浙江省的获奖项目中,最引人关注的要数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杭州养鳖农民龚金泉为主完成的“中华鳖良种选育及推广”项目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浙江大学杨华勇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关键词:养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工人农民奖)

  龚金泉为主完成

  61岁萧山老汉养鳖

  “养”出国家科技奖

  昨天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一群文质彬彬的教授专家当中,61岁的萧山“泥腿子”龚金泉,尽管西装笔挺,但身上仍有挥之不去的土气,显得有点“另类”。

  获奖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龚金泉。

  61岁的萧山养鳖农民龚金泉,说话带着浓浓的萧山口音:“没上过学,自学认了几个字。”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展示”现场陈列展板上,有一段文字介绍龚金泉的贡献和获奖原因:“自1995年农民企业家龚金泉创立了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以来,以良种选育为突破口,成功选育出‘龚老汉’牌中华鳖良种,建立了中华鳖良种选育方法及操作规程,显着提高了中华鳖良种生产能力。”

  成功者,总爱“忆苦思甜”。捧着证书,龚金泉不禁感慨万千,回首当年。“下岗后,我向银行贷了800多万搞甲鱼养殖。养了3年外塘甲鱼,最后每斤只比温室甲鱼贵1元卖掉。”

  上世纪90年代,企业纷纷改制。萧山物资局靖江物资供应站的副站长龚金泉,也在改制中下了岗。下岗后的他,带着改制拿到的几万元,又向银行贷了800多万,在钱塘江荒无人烟的滩涂上,包下500亩围垦土地,养殖了约7万只甲鱼。

  辛苦了3年后,7万只甲鱼养大。结果,拿到市场上卖,才比几个月就养成的温室甲鱼,每斤贵了1元。当时,龚金泉有些沮丧。

  机会,在逆境中出现。在浙江省首届农博会上,龚金泉把外塘甲鱼带到会场,结果消费者尝了一下,纷纷解囊争购,龚老汉的甲鱼慢慢打开了销路。

  龚金泉又引进了源自日本福冈的纯种中华鳖原种和源自日本长崎的优良中华鳖种蛋,杂交配种。又从一只只甲鱼中,仔细观察,“强强”婚配,经过十多年的坚持,最终选育出生长快、生病少、生存能力强的鳖种,取名叫“龚老汉”牌中华鳖良种。


来源:第一农经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