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不少企业往往是在批准文号尚未批准下来时就已经有产品投放市场。广东某兽药企业专门负责产品批文报批的莫小姐向南方农村报记者透露,因为正常的批文申报至少需要5-6个月,因此公司往往都是先将即将报批的几个产品投放市场试水,然后根据市场反应,再加紧步伐申报市场效果好的产品。
监管部门
飞行检查“蜻蜓点水”
在鱼龙混杂的兽药市场中,这么多的套批文产品,难道监管部门就发现不了吗?
“一般对GMP厂家仅仅是飞行检查。而企业的留样有可能与投放市场的不同。”莫小姐表示,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企业已经驾轻就熟,在源头上基本都查不出问题。
那对投放市场的产品,监管部门能否有火眼金睛呢?“套批文的产品,批准文号都是有的,产品也是真的,监管部门顶多是警告企业产品标签不符合规定。”黎向阳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监管部门不会管理得太细致,企业只是打擦边球,张冠李戴而已,并非真的生产假冒产品,比如20%的氟苯尼考用5%的氟苯尼考的批文,监管部门抽样检查,氟苯尼考的含量是足够的,批文批号也是正规的,故顶多以产品标签与批文不符合处理。黎向阳坦言,监管部门有时对这些产品也有些力不从心。
对此,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理事长曾振灵表示,国家对兽药产品质量的监管有飞行检查,只要实验室检测发现,产品含量与批准文号不同,该产品就是伪劣产品,可以取消该产品的批准文号或注销厂家的GMP生产资格。
但面对全国近2000家GMP厂家的上万种产品,飞行检查则显得苍白无力。“国家近年来实行的兽药GMP、兽药经营GSP是对兽药监管很好的补充。”广东省动物防疫监督总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飞行检查外,只要有人举报,工作人员都会马上行动,共同查处假冒伪劣产品。

“一衣多穿”在兽药行业已成潜规则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