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调查称菜农不在乎农药毒性只关心蔬菜产量


时间:2013-01-05  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

   调查发现,蔬菜种植中农药使用随意,而限于人力、物力,检测机构无法做到检测全覆盖。有些检测如农药残留,即使有国家统一标准,各地执行起来却又不尽相同

  如此蔬菜检测难放心

  法治周末记者 孙政华

  一颗芸豆,在经历了从产地水土检测到加工包装,从大小尺寸筛选到农残化肥的全程检测之后,才能最终登上外贸货轮,出口海外。

  同样是一颗芸豆,当它成为国内内销蔬菜的时候,道路就远没有它的兄弟那样“曲折”,有的甚至没有经过任何检测便已上市销售。

  不仅仅是蔬菜,对同样一个苹果的质量检测亦内外有别,那些漂洋过海的苹果际遇更复杂和严格。

  近日有消息曝出,一次性饭盒、废电池、药物、药瓶等有害垃圾,竟充斥在广州番禺区金山大道两侧蔬菜的肥料中。“垃圾肥”重金属检测成了漏网之鱼。

  这些故事屡见报端,蔬菜质量检测令公众担心。那么,各地蔬菜检测究竟有无统一标准,出口、内销蔬菜检测是否“内外有别”?

  农药使用随意 

  记者在北京顺义某菜地采访,菜农的说法让人惶恐。对适用农药的标准、种类、剂量,受访的菜农们并不在乎,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蔬菜的产量。

  一些菜农直言,“菜叶上看不到虫子”“不耽误卖”就行,至于农药的毒性高低不大去关心,农药品种也是“村头小店卖什么农药就打什么”,打多少药也全凭“估计”,没有准确标准用量。

  事实上,一些菜农对农药使用标准并没有很明确的概念。菜农李大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不用农药,蔬菜就会减产一半左右。夏天是最容易长虫子的季节,黄瓜、茄子、豇豆、辣椒都是必须打农药的。国家一直提倡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但买来的究竟是不是高毒性的农药,菜农们也不太清楚。而且每种蔬菜、每个季节使用的农药都不一样。一般反季节蔬菜都是在大棚里种植。大棚的温度和湿度都很高,很不利于农药的降解,容易使农药残留在蔬菜上。一般反季节蔬菜瓜果病虫害严重,使用农药量大。另外,草莓生长季节短、经济效益快,用药量也很大;豆角是最难长的,虫害病害多,不使用农药几乎很难有收获,所以这类蔬菜瓜果的农药使用量也比较大。

  如此使用农药,质量检测显得更为关键。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中原运营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蔬菜质量检测主要检测的内容是农药残留,这也是市场销售环节、公众最关心、反映出问题最多的一块。就单个的地区运营中心而言,它们是没有检测能力的,收购上来的蔬菜是由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统一集中检测之后配发到各个交易中心进入交易环节的。


来源:法治周末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