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粮油业将成大企业竞技场 央企崛起门槛抬高(2)


时间:2013-01-0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

  工信部的文件显示,2010 年,民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占全行业总量的66%、25%和9%,大米产量分别占总量的87%、1%和12%,小麦粉产量分别占总量的87%、5%和8%,玉米加工产量分别占总量的66%、26%和8%。

  2010年以后,中粮集团、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储粮)、中国中纺集团三家央企在粮油加工业的影响力快速提升,三家央企大规模开展加工业务。中粮集团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主要业务平台中国粮油控股(00606.HK)大豆等油籽2010年油籽年压榨能力是708万吨,食用毛油年精炼能力是225万吨,到今年6月份,中国粮油控股的油籽压榨能力和食用毛油精炼能力分别增至1038万吨和417万吨,增幅分别达到47%和85%。

  中国中纺集团2011年油料压榨能力达到716万吨/年、精炼和分提能力190万吨/年,加上两个大豆压榨项目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后,总的压榨能力将逼近1000万吨,与益海嘉里、中粮集团处于相似水平。

  与中粮、中纺集团相比,中储粮最近几年的扩张速度并不慢。中储粮食用油业务已有包括镇江、天津、东莞在内的三个生产基地,旗下油脂有限公司还正式推出小包装食用油品牌“金鼎”,中储粮方面透露的信息显示,金鼎2012年的销售目标为20万吨,2013年的销售目标是30万吨,年均增速将达到50%。最终目标是用5年时间年销量达到100万吨,届时将占据国内小包装食用油10%~15%的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分析称,央企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在很多方面有比较优势。以油菜籽收储为例,往年,中储粮、中粮获得了收储的资格,这些企业还被授权可以委托其他民营企业代为收购和加工油菜籽,被委托企业每吨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加工费用,这是无风险的收入,民营企业大多趋之若鹜,而能不能参与收储,中储粮等有较大决定权。

  此外,在融资等方面,央企也有一定的方便。央企在粮油领域的影响力放大将不难理解。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