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预计今年农垦粮食总产量670亿斤


时间:2012-12-28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

  科技“快车道” 农垦加速跑

  本报记者 周 琳

  今年是全国农垦系统科技促进年,记者日前从农业部农垦局了解到,全年垦区粮棉等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已达438个,比去年增加176个。新增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单位107个,总数达418个。预计今年农垦粮食总产量突破670亿斤,增长5%左右,成功实现“九连增”。探究这些成绩背后的秘密,先从“科技”二字着眼。

  找准“跑道”好发力

  深冬的江苏农垦新洋农场依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整地景象。“为了来年收成更好,秋收后的土地得加紧平整。”场长王立新说,目前,农场真正在一线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只有113人,近6万亩土地,计算下来每人管理500多亩。

  种地人少高效,靠的是农业科技。第7大队队长王新民指着远处隆隆作响的收割机说:“你瞧,这个大家伙是美国进口‘凯斯7088’,足足有350马力。眼前这200多亩地,它一个白天就能耕完。2011年买入时,每台的价格为180万元,车内空调、音箱一应俱全。”

  今年55岁的王新民已在农场工作了40多年。原来农业生产只有1075型号的拖拉机、老东风拖拉机,如今管水、整地、灌溉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农场有5台进口联合收割机,他管理的大队只有6人,种地规模却超过2800亩。

  “只有找准了科技这条跑道,农业生产才会更加高效。”江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兆辉说,目前,江苏农垦稻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居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垦区水稻平均单产610公斤,比全省平均高61.5公斤,小麦平均单产455公斤,比全省平均高132公斤。

  良种的选用让首批“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团园林六连尝到了甜头。2010年以来,基地的4000余亩果园逐步推广单产700公斤的高产红枣种植,果品产量每年以30%的幅度稳步增长。去年红枣产值近6000万元,今年总产量达200吨。

  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李伟国介绍,近10年来,农垦农业科技贡献率已从50%提高到56%,优良品种率从85%提高到98%,一大批农业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得到选用。

  推广应用提速度

  有了先进的农机、农技,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直接影响科技的效力。一般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一名农技推广员往往承担着几个乡镇、不同品种的繁重推广任务,即便有科技示范户的带动,每年下来仍是疲于奔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可避免会面对“线断、网破、人散”的挑战。农垦怎么办?

  在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下,农垦人有自己的四方面体系,即科技发展体系、创新研发体系、推广应用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体系间相互作用,极大提升了产学研用的效率。“目前,江苏农垦农技推广是线网并存,产学研用对接得很快,内生动力很大,基地和推广网络优势明显。”胡兆辉说,拥有高度组织化的农垦人,土地经营规模相对更大。以大华种业为例,其常规稻麦品种连续10年销售量在全省前列,推广速度惊人。全省数千万亩耕地,目前已借助农垦推广3000多万亩,约占45%。31个自主品种,单体销量名列前茅。


来源:经济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