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肥企业快速发展,政策支持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助力。”一位化肥企业负责人表示,正是在这个处于淡季的时期,化肥行业渴望通过政策的扶持来度过“冬季”。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刘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化肥“省级淡储”政策缺失,省内多数化肥企业经济效益连年下滑,开工率严重不足,所以迫切得到政策上的支持。
苏东说:“目前,河南省承担国家‘淡储’任务20万吨,这与农业大省的需求并不相符。”
赵长江认为,河南每年1700余万吨化肥的消费量,国家在河南的20万吨淡储太少,如河南建立淡储省级制度,河南化肥有200万吨缺口,淡储至少应在50万吨左右。
据了解,目前我国淡储主要有3种方式:生产厂家自储、经销商买断和厂商联储。前两种方式的风险和收益均由一方承担(生产厂家或者经销商),风险大,但可能得到的收益也大;后一种方式的利益和风险由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共同承担,利益共享,风险同担。
而目前,河南心连心与华农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联合体的形式中标国家淡储,就是采取的后一种形式。
令苏东担忧的是,目前河南的化肥企业开工率不足70%。如果这些企业不能够得到有力扶持,几年后这些本土企业或将面临倒闭和兼并的局面。
困局待解
目前,化肥生产已经进入淡季,各个企业化肥原料和农资部门的化肥储备均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由于没有相应的省级化肥储备机制,河南省农发行每年从国家争取到的支持化肥生产供应的资金不足全国的4%,这与河南在全国所处的农业地位极不相称。
河南目前化肥产量和施用量均占全国的1/10。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每年的化肥消费量为1700余万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年要申报国家淡储指标的时候,一些企业表示都很心急,因为时间紧急企业要一方面先在网上进行申报,另一方面还要亲自到北京进行递交申请,以免延误申报的时间。
“如果建立了省级淡储政策,就避免了中间很多的环节。”一位农资流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按照淡储政策,地方政府每年只要拿出少量财政补贴,银行系统就会给化肥生产、流通企业注入近50亿元的资金。
“我们在和省农发行共同起草请示时,农发行就表示如果河南省早一年出台化肥淡储政策,即可获得数亿元的中央财政补贴,而银行系统每年也将给河南化肥生产、流通企业注入近几十亿元的资金。”苏东说,而随之带来的是河南的农资生产、流通企业将会快速发展壮大。
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