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

近5年我国谷物进口量占粮食总产量比率
制图:宋嵩
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狂热地购买粮食,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的政策“红线”或许已开始松动,中国农业面临更大压力。在粮食九连增的背景下,我国粮食进口量为何会增加?中国粮食自给率有没有突破“红线”?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粮食安全“红线”松动了吗?
【回应】 粮食既有进口也有出口,今年主要粮食自给率仍稳定在95%以上
“尽管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但是粮食进口量确实也在增加,主要原因还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比例在不断提升。”12月25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记者查阅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发现,今年1—11月,我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达134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00.7%。但从近几年来看,粮食进口数量有增有减。2010年,我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571万吨,比上年增长81.2%。而2011年谷物及谷物粉进口略有下降,当年进口545万吨,比上年减少4.6%。
今年进口大幅增加是否意味着我国放松粮食自给率要求,粮食安全存在隐忧?
对此说法,国家粮食局的一位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把粮食高自给率作为重要目标。根据2008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
毕美家介绍说,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58957万吨,同比增长3.2%。就进口总量来看,玉米、小麦、大米这三种粮食的进口量占国内生产量的比重不足2%。我们完全有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总量基本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指出,中国承诺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在粮食国际贸易上成为一个稳定性、建设性的力量。中国的这一承诺使得40多个已经丧失了粮食安全和食物主权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近10亿的饥饿人群,不因中国的粮食进口政策而面临灾难性影响。
记者查阅计算了近5年来我国粮食进口与生产数据发现,2008年至2012年前11月,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量占国内生产量的比重分别为0.30%、0.59%、1.05%、0.95%、2.28%。也就是说,今年主要粮食自给率仍稳定在95%以上。此外,记者还发现,虽然近年来粮食进口增加,但每年仍有粮食出口。就在今年前11月,我国出口了大米、玉米51万多吨。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