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文化、生态品牌、全产业链,是首届中国畜牧产业创意文化节的几个关键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安全、营养、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的欢迎,此时,企业抓住这一契机对产业进行升级,借助品牌力量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认知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人们一提起北京治德顺天食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家人曹文国都竖起大拇指,称他是:“养猪坚持原生态,百折不挠一根筋”。
曹文国,多年前就是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对行内事门儿清。当他看到有些人为发“猪财”而坑害消费者时极为愤慨,立志要以实际行动实现“种田养殖讲究良心,吃粮吃肉相信农民”、“养猪原生态,猪肉原味香”,让老百姓真正吃到原生态“放心肉”。于是,他成功培育出野猪和北京黑猪杂交品种——“北京野黑一号”,并取得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北京野黑一号”猪肉所含人体所需的钙、锌、铁、维生素、氨基酸、亚油酸等成分均超出通过饲料喂养的生猪猪肉几倍、甚至十几倍。“北京野黑一号”生猪,既传承了野猪的强健体魄和超强的抗病毒能力,又保证了传统家猪的出栏时间,使肉质坚实而富有韧性,肉味纯香。
“北京野黑一号”的成功培育,还要从2010年曹文国投资几百万元办起的北京治德顺天食养殖专业合作社说起。
当时,曹文国在资金积累和条件成熟时成立了这家集科学养猪、涉足相关产业链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北京治德顺天食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占地200多亩,其中专门用于饲养“北京野黑一号”用地就达50余亩、猪舍8000平方米,生产设备齐全,累计投资达1100多万元。
饲料是保证生猪肉质的关键。北京治德顺天食养殖专业合作社严把饲料关,配料车间采用全封闭式,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饲料配制标准,在饲料中,绝不允许添加任何添加剂,从配料到上磨都有专人负责。
“北京野黑一号”食用的饲料主要选用地下矿物质水与玉米、黑豆、绿豆、红薯粉、稻米糠、麸子、青菜、胡萝卜、红灯萝卜等配制而成,通过科学配料、均衡喂养,使其肉质及口感与我国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家猪相媲美,一头12个月以上出栏的“北京野黑一号”体重可达200多斤。
北京治德顺天食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曹文国始终坚持养猪就要“在祥和中饲养,在欢乐中成长”的理念。为此,他为“北京野黑一号”创造了快乐的生长环境,在每个猪舍里都安装了音响设备,定时播放轻音乐,猪的存栏量很快由十几头发展到几十头、几百头、上千头,年出栏量达1000多头。“北京野黑一号”的成功讯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引起业内轰动,各方人士前来养猪场参观、品尝,并愿意与该合作社常年合作。为此,北京治德顺天食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饭店、宾馆、单位餐厅肉食品供应商;消费者以及许多机关单位争先前来订购,产品一时供不应求。但曹文国却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遵循出栏法则,即每头猪必须饲养到12个月后才能出栏。他说,种田、养殖都要凭良心,让百姓吃上放心肉。
然而,就在企业发展一帆风顺、丰收在望之时,一场灭顶天灾重创了北京治德顺天食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猪场。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中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