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蓬表示,在饮料和调味品的原料中,香精香料是主要成分之一,而卫生部专门就香精香料塑化剂最大残留量做出“高标准”,显然是国内香精香料中塑化剂含量较高,相关饮料和调味品含有塑化剂的概率较高。
除了原料以外,调味品和饮料企业在生产线和包装上如果有塑料装置,则会加大产品存在塑化剂的风险。朱丹蓬表示:“特别是醋对塑料具有一定腐蚀性,在生产、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有塑化剂转移到产品中的可能性,因此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
C 有人认为“民众不必恐慌”
多年从事发酵食品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韩北忠认为,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作为有机物的塑化剂溶入酒精等有机溶剂中是有可能的,但对于酱油、醋中是否含塑化剂、是否超标,还需要严谨的科学实验进行佐证,民众没有必要恐慌。
韩北忠说:“我没有做过这种实验,最好还是做一做实验再报道更好点……它就是一个化学物质,毒害是在一定剂量反应下才会有的,多了才是毒。我觉得现在更多的人是炒作一下,吸引一下眼球,让老百姓这不敢吃,那不敢喝,这就麻烦了。我个人建议,不要让老百姓再恐慌,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它,不要一听说,就说它有毒。”
与韩北忠同在一个学院的李再贵教授,一直研究粮食加工产品,他认为:“如果说这个东西是故意添加的,我们应该狠狠地整治,如果不是故意添加的,我们还不能轻而易举地一棍子打死。”
塑化剂
又称增塑剂、可塑剂,有机化学里的国际化学命名为邻苯二甲酸酯同系物,是增加材料柔软性的高分子材料助剂,被广泛应用于塑胶、水泥等生产。在塑料加工中添加塑化剂,可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塑化剂对人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