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来说,2012年又是一个关键的年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头望”和“向前看”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第一次用“小康之家”4个字来描述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蓝图还是在33年前,此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作为中国人的您,感受到了吗?
五成人今年收入有增加,近六成人今年消费有提高
幸福指数得分最高 信用指数得分最低
根据《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刚刚出炉的“2012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结果,50.1%的受访者认为这一年自己的收入“有增加”,33.3%的受访者认为这一年自己的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在消费水平方面,59%的受访者认为今年比去年“有提高”,24.9%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与去年基本持平”。
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初,《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11个关键词组成的全面小康指数进行了调查。其中,中国幸福小康指数得分最高——80.1分——创造了自2005年“小康指数”诞生以来的最高分数;70分至80分的共有7项,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消费小康指数(79.8)、生命小康指数(78.7)、饮食小康指数(78.1)、公共服务小康指数(73.5)、平安小康指数(73.1)、居住小康指数(72.1)和休闲小康指数(71.3);60分至70分的共有3项,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教育小康指数(69.1)、生态小康指数(66.8)和信用小康指数(64.3)。
《小康》主要是通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方面的状况来反映中国的全面小康进程。2012年10月底至11月初,《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了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对东中西部的公众进行调查,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此次调查样本框的确定兼顾性别、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分布。
经过对本次调查结果与2012年度由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进行的加权综合处理,得出2012年度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为74.5分,比上年度增加2.1分。其中经济建设指数为82.1,社会建设指数为72.9,政治建设指数为71.4,文化建设指数为73.2,生态文明指数为66.1,分别比上年度提高2.2,4.4,1.3,1.0,1.1。
本次调查中,《小康》列出了政府机构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财税改革、房价、物价、食品安全、投资理财、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腐败问题、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就业问题、民主法治、能源资源紧缺、经济增长方式、城镇房屋拆迁、地区发展差距、三农问题、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城市化进程、社会信用、社会道德风气、政府公共服务、户籍制度改革、贫富差距等近30个项目,囊括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方方面面。
结果显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2012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依次是:食品安全、物价、腐败问题、医疗改革、房价、贫富差距、社会保障、教育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以及住房改革。
来源:中国南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