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需求的日益增长及农牧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企业对海外农牧产业投资的关注度正进一步提升。
根据新西兰先驱报的消息,经过长达近两年的法律和政治角力,新西兰克拉发农场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上海鹏欣集团于11月30日正式完成了对16座克拉发农场的收购。据估计,上海鹏欣集团为收购这16座农场前后共投入了约10亿元人民币。这些拥有8000公顷土地和16000头奶牛的农场,将由一家合资企业鹏欣新西兰农场管理公司管理,鹏欣新西兰农场集团和新西兰政府分别拥有这家合资企业50%的股份。
根据企业声明,未来3年,鹏欣将会追加投资157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7850万元),用于农场的升级改造以提高牛奶产量。这16座农场出产的牛奶,原计划出售给恒天然乳业,并有将这些农场的终端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打算。
现实选择
鹏欣集团首席执行官姜雷不久前在访问新西兰时透露,鹏欣计划与包括恒天然乳业在内的合作伙伴洽谈,希望在这些农场附近的丰盛湾地区建造乳品加工厂。姜雷表示,未来有可能收购更多新西兰农场,以推动新西兰方面向中国出口奶制品的可能性。
此前鹏欣收购受阻,主要是由于当地毛利人的反对。一位毛利人团体负责人曾表示:“我们不想失去任何的土地!”但其强调,他们的“抗议”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据新西兰民调,70%的新西兰人反对向海外投资者出售农场。新西兰人认为,除了从土地上获得经济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土地,并尊重土地的价值,包括土地的人文价值。
然而,在经济发展面前,毛利人最终选择了妥协。今年年初,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发布了第一份中国战略报告《向中国敞开大门——新西兰展望2015》,再次重申了希望在2015年实现新中双边贸易翻番到200亿新元的战略目标。“我们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两国经济关系发展潜力巨大。”毛利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新西兰纳蒂卡昂古努部落公司董事长纳希维·托莫阿纳说。
目前,中国是继澳大利亚之后新西兰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新西兰经济学家GaneshNana不久前对毛利资产持有人说,他们面临着出口还是死亡的选择。新西兰毛利事务部部长皮塔·沙普勒斯说:“我们选择出口。”
积极效应
近几年,光明认购SynlaitMilk、澳优收购荷兰海普诺凯等都是通过并购制造企业,进而间接掌握土地资源。而此次鹏欣的投资直接涉及新西兰的土地资源,意义重大。此次收购的成功,表明了新西兰政府及民间在核心资源问题上对中国投资的认可。
此次收购的成功将会吸引更多的中国资本进入新西兰,推动新西兰对华贸易的快速增长。当前,世界经济普遍下滑,新西兰对华投资的放开,很可能让急于推动经济增长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效仿,从而减少中国资本的进入障碍。
有消息称,此次鹏欣成功收购能够获得新西兰政府的许可,与这些年中新两国政府深化互惠互利合作有关。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