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瓜果滞销(来源:资料图片)
海南新鲜的冬季瓜菜如往年一样,依旧一路向北俏销全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南的田头上仍有一些被“滞销”“卖难”困扰的寥落身影让人牵挂。
好好的瓜菜为啥会卖不出?同样的尖椒,为什么那一片菜田卖断了货,这一片菜田却坐等销路来?“滞销”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南国都市报记者希望能从冬交会这样一场全国产销对接的盛会上找到答案。
好好的瓜菜为啥会卖不出?同样的尖椒,为什么那边卖断了货,这边却坐等销路来?
农户“滞销之痛”怎么破解?
【现状】
“滞销”之痛牵系农户一家生计
时有发生“滞销”事件对于大农业市场而言,虽说只是个案,但对于一个普通农户来说,却是其全年的生计。
今年11月20日,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村7万斤的生姜在山路苦等销路。村民王亚海记得,每当农户上山挖生姜时,很是费时费力,可是大家都说,只要能把这些生姜卖出去,再辛苦也值得。
11月15日,有媒体报道,海南一大批线椒和朝天椒已经开始上市,却没有一位运销商上门收购,而收购点线椒收购价不到6角钱。当天旧州镇一农业基地的负责人说,连日来他们收购的最高价才5角钱。
两个月前,“滞销”带来的隐痛还发生在屯昌高坡村。农民引进种植的30亩高档保健蔬菜黄秋葵已收成采摘却无人问津。在绿油油的田头眼看4个月的心血要白费,菜农着急了:“这么好的东西,在屯昌怎么没人要?”“为什么这个菜在海口的超市里卖到8块钱,在屯昌免费试吃都没人理?”
长久以来,“滞销”之痛困扰着许多在农业致富的路上摸爬滚打的农民。
【寻因】
上市撞车菜价掉了
“惯常而言,导致菜农‘卖难’的因素来自三方面:气候影响、市场变化、周边省份同类产品的冲击。但是如果大面的年景较好,而只是个别散户或者合作社出现农产品滞销的话,影响的因素则要更细致地分析。”海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处长张健多年从事瓜菜产销管理,他认为影响“滞销”背后的因素是复杂的。
“瓜菜价格太低,合作社或者农户不愿意卖,或者卖出去了还会亏本,这就是滞销。”参加冬交会的澄迈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海南已经出现了椒类价格低迷的现象了,“原来都是一块多一斤,现在只有五六毛钱。”
对于这样的价格,澄迈绿色瓜菜运销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跃孔向记者诉苦,“这样的价格,卖出了,我们也就亏了。现在我们合作社已经开始出现了亏损。”
为什么今年椒类的价格如此的低迷呢?王跃孔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上面(广东、广西、山东、安徽)还有货,我们今年的椒类上市比以前提前了一点,两者撞车。因此价格就降下来了。”
据了解,广东湛江、雷州、茂名,广西的南宁、钦州、防城、北海,甚至北方以山东为主的大棚瓜菜生产基地,这些都是海南冬季瓜菜的有力竞争对手。
儋州市农业委员会党委委员谢道珍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去年,儋州便出现了几万亩冬瓜滞销的情况。原因则是:去年年初出现了寒流等灾害性天气,导致了冬瓜上市时间比往年较晚,正好赶上了广东、广西冬瓜上市的时间,“由于有个琼州海峡,我们的运费要远远高过他们。这样撞车后,我们的冬瓜就很难卖出去了。”
来源: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