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敬琏(资料图)
央视《央视财经评论》2012年12月17日播出《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增长:向改革要质量》,以下为节目实录 :
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那么,经济增长的质量该用什么把握和衡量?在即将过去的2012年,增长的速度一度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而现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强调,是否又意味着这种担心已经过去了?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邀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共同评论。
经济增长的质量用什么来把握和衡量?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会有哪些能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
进入11月,随着一系列经济数据公布,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更加明显,11月份,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工业产量同比增长创下8个月以来的最快增速,而拉动经济的两驾马车投资和消费连续3个月回升,但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11月份出口增长只有2.9%,远远低于10月份的11.6个增速。
复杂的经济形势不仅反映在了数字上,也反映在了滑动最大的钢材交易市场会龙钢铁物流基地,这里的钢材价格从9月份起回升后,最近有开始了微跌,但市场相比几个月前活跃了不少,圣队长告诉我们,现在拉钢材的车辆,每天就有200多辆,而在9月份的时候,一天也就30多辆车。
圣红胜(江苏惠龙钢材物流基地职工):(9月份)基本上上一个班闲一个班,心里比较着急啊。因为工资和吨位有关的。
记者:现在忙了之后,大家的心情怎么样了?
圣红胜:收入高了,当然心情好了,收入比以前多了一倍。
中国经济复苏迹象进一步明确,在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预警系统里,反映偏冷的浅蓝灯也不断减少。
潘建成(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八月份有5个(浅)蓝灯,九月份是4个(浅)蓝灯,到10月份3个(浅)蓝灯,说明经济它是回暖的趋势。
经济指标恢复常态,也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供了决策数据,在这次会议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中心。其中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的表述,让改革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关健词。
赵锡军:重视质量能让我们的经济走的更好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不是说这个数字就不太重要了,只不过从我们30年改革以来,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都是维持相对比较高的速度。同时,我们现在已经企稳,大家判断明年应该能够企稳得更加实在一些,也可能有回升,所以对这个数字不会有太多的担心;另一个方面,对别的方面的一些顾虑增加了,比如说环境的问题、竞争力的问题等等,这些相对于数量来讲更复杂一些,那就是有关质量、有关效益方面的考虑的更多了,这个方面的要求就更凸现出来了,它凸现的程度超过对数字、对速度的考虑了。
我的理解就是,不是说我们考核的这个质量要单独列一个指标体系出来,不完全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考核的指标体系到那个时候更加复杂化,更加精细化。我们原来只考虑GDP增长速度,每年每个省增长多少,我们有一个速度排名的名单,然后每个省的规模有多大,看谁排在第一等等,有一个规模的名单,这在思维方面都很简单。现在,我们追求的这种简单的考核不能适应我们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了,可能要增加更加精细化和复杂化,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和判断经济,才能让我们的经济能够走得更好。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