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村里撤销合并的小学尽快恢复,低年级孩子不用跑到那么远的镇里上学;希望村里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解决校车问题,不用家长接送;希望我们这个2000多人的村子有一个像样的医院,一般的病可以在这里得到医治,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获得更高的报销比例;希望建一个适当规模的农贸市场和信用社……”
镜头二:江西龙南县程龙镇桃江畔,全县最后的铁索桥与新落下的水泥桥墩比邻而立。
“我们村因为没有可以通车的大桥,运输费用高,影响村民生产生活成本,影响村民盖房修房,影响村民增收致富。眼下正收脐橙呢,我们村脐橙好得很,但运费就比别人高,影响了竞争力。今年,县里拨款100多万建大桥,但是,还有150来万的缺口,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
村主任曾日胜站在铁索桥畔,既高兴,又犯愁。
桥通路通财通。要实现村民的小康梦,先要修好这座桥。 湖南各界:平衡发展,共同富裕
“要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要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不再有官民区别,社会上不再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流浪儿童、流动儿童。”这是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组织部干部刘思伟对小康的理解。
“建成小康社会,先富起来的人要承担责任。”邵东县民营企业家黄玉彪对记者表示。
黄玉彪创办的广宝实业有限公司是广东大亚湾乃至惠州地区著名民营企业,但是,他一直将户口放在自己的出生地邵东县两市镇泉水村。致富不忘乡亲,他资助家乡铺通水泥路,用上路灯自来水。20多年,他累计赞助或捐款数额超过5000万元。
“我们企业家的财富不应该完全属于自己。我们是靠党的好政策先富起来,应该一辈子做好事,做好人。在我看来,我们民企所赚的钱必须进行第二次分配,以回报社会,扶弱济贫、共同富裕。”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