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湖北武穴报道
农村养殖粪便怎么处理?没有处理好未达到无害化效果的粪污不要直接还田。4月6日,记者跟随湖北富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驱车赶赴“全国文明镇”梅川镇,8张图是最好的答案,充分见证了武穴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全过程。
自该试点工作实施以来,武穴市农业农村局梅川畜牧服务中心主任孙刚携手湖北富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固构建“十大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源动力。
在张焕村村民服务中心,该镇畜牧畜医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孙刚与富之源公司等人员共同谋划部署惠民工作,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炎林说:“按照市农业农村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的共作意识和参与度迫在眉睫。因此,引导和带领广大村民一起积极参与,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与振兴”。
就如何加强全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定点协作?张炎林告诉记者:“这一项目是省农业农村厅惠民利民的民生项目,作为村级组织,我们及时、有效、精准为富之源公司实施粪肥还田施工提供便利、全程发力。张书记说,粪便其实就是资源,大家可以种养结合,积极协调,认真做好粪便和尿液的分离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粪污的利用率。
其次,推行畜牧养殖与本村果园林相结合模式,完善村庄人居生活污水处理,综合利用才能变废为宝和助农兴农。
在梅川镇李兴泗村,作为退役军人的赵国光,他退伍不褪色,始终不渝秉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他那坚毅的军人品德、过硬的作风,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作为村书记,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充分诠释了一名基层党支书的责任与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漫步在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上,赵书记不禁感叹道:“多亏孙主任的牵线,才有了农商银行百万金融扶持贷款,才让基地没有后顾之忧,养殖合作社干劲更足了。
截至目前,梅川镇作为农业大镇,畜禽养殖业既是全镇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群众的“钱袋子”、“菜篮子”的重要保证。为扎实开展“一线工作法”,湖北富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梅海峰说:“孙刚主任,今天太让我感动,风雨不移、初心不改,陪我们进村入场,到养殖场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特别是围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实施。截至目前,该镇实施粪污收集,转运和粪肥还田面积达2.2万余亩,消纳养殖场液态粪肥量达2.8万余方。
如何按照乡村振兴合作社建设目标深入合作?赵国光表示,“村企共建”根本目的是带领村民共同富裕,赵书记和养殖大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方面联合社全面托管富之源公司通过回收、转运和回田,统筹考虑村企对接,坚持项目共育,深化产业嫁接、村庄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让乡村更宜居,更生态。同时,生态环境很重要,如合理规划布局,通过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既提高产业水平,增加村集体收入,也让企业在合作中发展壮大,最后实现和村民共同富裕。
同一天,记者看到武穴市农业农村局梅川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农艺师)刘君权与十几名现场作业人员交谈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协作好、落实好每个环节,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刘主任表示,作为镇牵头单位,把做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作为村与企惠民的“先手棋”,绘就村企合作惠民“同心圆”。
与此同时,结合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刘君权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的决策部署,我们直奔张焕、李兴泗、灵山、铜鼓和绿林等村,打通农业大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新渠道。富之源公司、富兴农机合作社等全员上阵,机械上马、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企业赋能、产业联动,同频共振。
在绿林村粪肥还田现场,记者看到,富之源公司,富兴农机共出动粪肥运输及撒施机械10余台,忙碌的穿梭在水稻田间作业,加快了绿林村形成绿色循环发展方式、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按下了该村循环农业发展“加速键”。
“同时,为把这一利民惠民、惠及种养大户的试点项目高标准、高质量贯彻落实好、实施好,纵深推进,全面铺开,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要求全镇各村要认真做好党建引领,村企携手,宣传发动,担当作为,力争助推项目靶向发力,让村企合作,携手并肩在全镇“多点开花”,刘君权如是说。
为加快推进“多点开花”,孙刚说,富之源公司是我市品牌企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为全镇乡村振兴工作集聚全新动能。下一步,我们要迅速掀起创新驱动,用实际行动响应市局号召,为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共同打赢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攻坚战再立新功。
面对记者,灵山村书记胡跃峰、铜鼓村书记兰保才一致表示,请领导放心,在富之源公司的积极支持下,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做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村支书,我们决不辜负领导嘱托,积极投身打造绿色循环农业项目工作中,为“全国文明镇”梅川镇绿色生态农业大镇贡献力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