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四亿人民”的决心和勇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不敢腐的震慑充分彰显,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自觉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只有保持清醒头脑,永远吹冲锋号,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坚决把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才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要打赢反腐败这场“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就必须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推进反腐败斗争,要加强惩治震慑,始终保持“不敢腐”的高压态势。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对腐败分子起到惩治、震慑、遏制作用。要持续释放反腐败一严到底、一刻不停的强烈信号,体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鲜明态度,突出“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坚定立场。特别是要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紧盯“关键少数”,严查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案件;从严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扎牢制度笼子,不断完善“不能腐”的监督体系。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明确权力边界和运行规则,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要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持续推进反腐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要压实各级党委党内监督主体责任,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专责机关作用,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使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推进反腐败斗争,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补足精神之“钙”。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自身要正确看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李红亮,张治忠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