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唐诗中的春之美


时间:2022-03-31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一提到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很多人就会脱口而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此句正是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题目的四个关键词,春、夜、雨在诗句中都有直接体现,唯独没有出现“喜”字,但四联无一联不是在写“喜”字,字里行间,喜悦之情错落涌现,“‘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

另一篇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也是大家耳熟能详,适合在春日吟诵的一首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的是张籍,唐代诗人。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故世人称其为“张十八”或“张水部”。

韩愈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早春。当时韩愈已经五十六岁,任吏部侍郎。虽然就任时间不长,但此时他的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

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韩愈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这是一首“诱惑”的诗。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所以这首诗其实就写了一句话:盛情邀请张籍先生一同赏春。极言早春景色之美。

其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声震古今,名闻遐迩。这么大的名气,究竟高明在什么地方呢?

高明就高明在,韩愈用这一句告诉了张籍:一年之美在于春,一春之美在早春,早春之美在春草,春草之美在草色,草色之美在细雨霏霏、若有若无之中。

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草不行,那就不是早春了,必须是春天乍临的时候,第一批青草发的嫩芽。那个嫩芽远看是绿色的,但是近看就没有颜色了,要过几天才有绿。韩愈观察得很仔细,表达非常精准,写出经历了寒冬之后,从细微之处,蓦然发现了春天到来的那种“惊”与“喜”。单纯的草色还显得有点枯干,如果再加上细雨的滋润,让草色在细雨之中,若有若无、若隐若现,那景色就完美了。而这细雨,是怎样的雨呢?回到上一句,润如酥。

春天是美好的,春分三月,孟春、仲春、季春,皆是暖意融融,但是细加区分还是略有不同,仲春是“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季春则是“烟花三月”,则是“烟柳满皇都”。烟花、烟柳,是季春时节的标志景象,鲜花似锦、柳絮如烟,艳丽、浓烈。韩愈比较一下,最爱的还是那初春的一丝淡淡绿意,这正是“最是一年春好处”。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