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说:违规发包和乱占集体资源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权钱交易是农村最顽固的“老慢病”,因为年久日深,所以很难拔掉病根。日前,吉林农安县巴吉垒镇集中清理整治农村“两违”敢于“斩草除根”,并在吉林省树立了“农安样板”。
“有病就得治。”今年5月初开始,吉林农安县将巴吉垒镇作为乱占村集体资源,违规发包村集体土地现象整治试点,并在农安县委组织部牵头,集中对农安县巴吉垒镇实施村级集体资产“四排查”,历时一个半月时间,清理整治收到实效。
吉林农安县巴吉垒镇下辖19个行政村、185个村民小组,累计应清收集体土地资源773.67公顷,目前已回收695.792公顷,完成目标89.9%,其中开荒地503公顷、草地91.2公顷、废弃地85.8公顷、坑塘13.008公顷、村组机动地11公顷、林地2.07公顷。清理不规范集体资源发包合同12份,涉及土地总面积60公顷。清查资源拍卖后共回收资金257.6万元,平均每村增收13.5万元,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资金保障。
吉林农安县清理整治“两违”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党组织造血功能,破解无钱办事难题,由农安县县委组织部督导,农安县巴吉垒镇党委借助扫黑除恶大势,利用一个半月左右时间,集中攻坚开展违规发包和乱占集体资源清查试点工作。目前,农安县委把巴吉垒镇成功经验和做法印发文件,在全县农村实施推广。
吉林农安县巴吉垒镇党委按照“一类问题、一套方案、一人负责、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推进计划,科学统筹整合镇纪委、有关站办所及村组干部力量,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村书记为具体负责人,工作中不分主攻和副攻,不分台前和幕后,注重发挥各方作用,广泛凝聚智慧力量,相互协作配合,确保了清查工作整体联动推进。
吉林农安县巴吉垒镇党委通过开展这一攻坚行动,收回的不仅是土地还有公理,增加的不仅是集体收入还赢得了民心,全面维护了党委和政府形象。(孙昌辉 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