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三男子殴打少年 谁来买单


时间:2014-06-03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点击:

       网曝“一小男孩遭三男子殴打视频”,下手及其凶狠毒辣,现三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落网,且都是未成年人,网友在谴责他们手段狠毒的同时,难道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教育的窗口。作为父母,“子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长期的老师,更是终生的老师。父母为孩子做物质铺垫的同时,更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关心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做孩子的倾听者。家长应该多与孩子相处、了解孩子,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当父母的都应该心领神会,这样才能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正,不让问题日积月累,把不良行为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虽然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父母或许会忽略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这不是借口,及时的引导与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本身对孩子的发展与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前段时间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即使是明星他们也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

      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很多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办学是否成功的金标准,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思想教育。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重,身心压力大,身体和心理很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导致各种消极的情绪,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学校在给孩子减压松绑的同时,更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获得友谊和品行,学会文明、教养和创造,而不是只满足知识的灌输,这样会让孩子看到一个更丰富、更壮观的世界,会使心灵和精神更宽广更深刻。

        社会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营养要素。有人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社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对孩子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我们不可能完全屏蔽掉这些,只能引导和教会孩子如何来正确地看待和辨别社会中的好或者不好,坏的一面,要坚决予以打击,而好的一面,我们要鼓励孩子学习。对于孩子,他们的的身心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很容易被影响,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净化和过滤掉那些歪风邪气,更要对暴力零容忍,也决不允许暴力横行霸道。(四川攀枝花西区卫生局 陶晓玲)
 

(责任编辑:黄晨灏)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