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北省赵县13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639.2公斤,带动全县60.18万亩小麦平均单产突破546.2公斤。全县12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773.1公斤,带动全县60.19万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27.8公斤,全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赵县紧紧围绕“稳定面积、优化品质、主攻单产、保证总产”的粮食生产工作思路,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以创新技术集成为支撑,以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为保障,实现粮食生产科学发展。作为整建制高产创建示范县,该县在全县优质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建立起13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高产创建总面积达15.88万亩,覆盖全县10个粮食主产乡镇。
在创建活动中,该县科学确立创建预期目标,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要求,对先进农业技术进行集成配套,推广优质+高产+节水的种植技术模式。完成对全县七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的改扩建,进一步完善了“县(农技中心)——乡(区域站)——村(科技进村服务站)”三级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同时,大胆革新传统技术模式,将原来的“三密一稀”种植模式改为等行距种植或四密一稀、五密一稀,优化小麦生长发育布局。示范区核心方全部实现“六统一”,即:统一品种布局、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播种形式、统一播期播量、统一播后镇压、统一病虫害防治,通过革新传统生产管理方式,逐步形成了小麦生产的“赵县模式”。
在总结夏粮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县农牧局建立了12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推广普及了“一增四改”高产集成配套技术,即: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针对玉米病虫害,示范区进行了两次一喷综防作业,同时强化科技服务指导,先后举办了以精量播种、苗期病虫害防治、平衡施肥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三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克服今年玉米播种期相对延后,降水偏多,虫难治、草难控、病难防等对玉米生长及田间管理的不利因素,创新技术集成,加大物化补贴,普及先进农业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粮食丰产丰收。
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