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崛起,得益于珠三角屡开风气之先。用官方的说法,改革开放是东莞的立市之本、发展之基、腾飞之源。上周,东莞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改革成为此次会议的主旋律。会议指出,东莞要增强改革的信心、勇气和智慧,向改革要“红利”和“动力”,力争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
这次会议是在宏观层面为东莞未来发展把脉,东莞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综合改革工程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会议同时提出,东莞要在八个方面寻求突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是其中之一。
东莞农村集体经济曾经风光无限,其传统发展模式在近年来遭遇颇多瓶颈:发展方式的局限导致增收乏力、公共支出的剧增导致负担沉重、监督管理的薄弱导致效益低下和体制机制的弊端导致转型缓慢。“东莞的希腊”,像长鸣的警钟,时刻警醒着东莞人。去年下半年,东莞密集出台农村改革政策,拉开了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的序幕。
据上周的消息,国务院综改办已将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莞城街道、黄江镇和虎门镇列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以上“一区三镇街”,水乡片区是广东首个以水乡特色为发展主题的省级战略“经济区”,虎门曾长期位列中国“千强镇”之首,莞城是市区重镇,黄江则是东莞最先试点村级体制改革的镇街之一。
此次“一区三镇街”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将在自治事务、行政事务和经营事务“三分离”基础上,着力在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强化农村“三资”监管,推动城乡化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为全国改革发展探索路径。
农村改革需要实干清廉的基层领路人。上周,东莞市委召开任期满10年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交流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经验。市委书记徐建华在会上指出,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中,希望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继续以主动担当的精神,充分发挥骨干中坚作用。徐建华同时期望,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把清正廉洁作为为官之本,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不谋私利,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东莞农村,富可敌县,村干部要“清清白白”,着实诱惑颇多。比如,土地权益和“三资”处置就是农村群众举报热点之一。以往,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就存在村干部权力过大、定价较为随意之弊,甚至不乏利益输送之机。有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8月,东莞在农村“三资”监管领域对730宗案件1112人实行责任追究,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农村干部涉及土地流转和工程建设领域问题案件13宗15人,占同期查处违纪农村干部人数37.5%。
作为东莞农村综合改革力推的举措之一,东莞从去年起在多个镇街试点农村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改革。据上周的消息,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平台与“三资”监管平台已基本建成,明年起,全市农村旧业务处理系统正式停用,“两个平台”软件系统正式运行。
市农业局表示,“两个平台”能消除群众因集体资产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而引发的猜疑,实现对股东分红、土地使用费、接待费等敏感开支的实时预警,对大笔现金流、合同收款进度的实时监控,堵塞了“先斩后奏”的管理漏洞,这一举措将使干部“清清白白”、群众“明明白白”。
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