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冀是广州市得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总,还是广州市番禺区渔业协会的会长。正是在他的努力下,番禺区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实现了零的突破。
番禺区是广州市主要的水产品养殖基地,全区有水产养殖面积近7万亩,产品主要供应广州市场及周边地区。
虽然养殖面积大,但由于养殖风险高,多年来,养殖户们苦苦期盼的水产养殖保险却始终如雾里看花,看得见却摸不着。
2008年,几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几乎给养殖户们造成了毁灭性的损失。仅当地养殖大户高杰星家养殖的1100多亩鱼塘,损失就达270多万元。灾害过后,张冀迫切感到了水产养殖保险的重要性。他开始反复找区里、市里农业部门和有关保险公司。2012年12月,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试点正式在番禺落地,张冀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保险费按照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养殖户负担30%,区和镇分别负责40%和30%,养殖面积30亩以上的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均可参保。养殖户因暴风、暴雨、台风、龙卷风、洪水、雷击、连续低温天气、疫病导致水产养殖品种死亡和溃坎、漫坎导致养殖品种逃逸,均在赔偿范围内。
今年6月26日,高杰星养殖的黄鳍、鲷鱼陆续出现因病死亡的情况,人保财险广州市番禺支公司获悉后,通过查勘定损,8月16日,保险公司将第一笔赔款4.5万元送到了他的手上。高杰星也成为投保后第一个获得赔偿的养殖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正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接受。现在,番禺区参保养殖户6户,参保鱼塘面积约750亩。
广州市还加大对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的实施力度,从今年起,除中央财政补贴每头24元外,市区两级财政负担29元,农户负担保费由原定的每头12元降低至7元。
“菜篮子”保险促进了广州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市“菜篮子”产品自给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12年保持蔬菜常年种植面积52万亩,实现蔬菜总产量342万吨;鱼塘面积38万亩,水产品产量46万吨;生猪出栏230万头,家禽出栏1.1亿只,牛奶产量6.1万吨。蔬菜、猪肉、鸡肉、塘鱼和奶等五大类“菜篮子”主要产品自给率分别达117%、35%、100%、78.8%和41%。
广州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广州市将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