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正在尝试用奖补机制呼唤和培育更多的“专业田保姆”从事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副处长王定友介绍说,该省今年选择宿州市埇桥区、濉溪县、凤台县、霍邱县、庐江县、省农垦农场6个县(单位)开展试点。重点围绕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探索适宜该省粮油生产的“水稻—水稻、小麦—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水稻”等主要作物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试点县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市场化运作,择优选择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性服务组织(公司)、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承担服务工作。在同一个试点区域内,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服务组织承担同类服务工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抗旱服务组织)纳入试点参与服务。财政下拨6500万元资金用于试点县粮油作物从耕、种、收到产地初加工中的关键环节,包括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作物防灾增产措施的实施、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工厂化育供苗、产地初加工等。
据悉,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旨在加快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新机制,探索建立建全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