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辽宁大部地区遭遇入冬以来的首场强降雪,整个辽沈大地笼罩在白雪和严寒之中,但辽宁各地的设施农业暖棚里,各类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全然一般春天景象。
辽宁是我国的设施农业大省,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近千万亩。进入11月后,辽宁各地的大风、降温、降雪天气逐渐增多,气象部门服务设施农业生产的担子也重了起来。为满足辽宁设施农业产业发展需求,2011年以来,辽宁气象部门积极利用中央“三农”气象服务专项资金和地方匹配资金,不断推进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据了解,辽宁气象部门不仅建成了多个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研发了网络版县级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平台,还组建了农业气象专家队伍,建立了由农业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乡镇村责任人、7029户种养殖大户组成的联系人数据库,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微博等渠道发布乡镇天气预报、农用天气预报、作物长势监测与评价等各类服务产品,实现了对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的直通式服务。
“预计未来48小时内新民市最低气温将下降8℃~10℃,请及时对温棚采取防寒保暖和防雪、防风措施,强加温、湿、光调控……”11月16日,安装在曹鹏蔬菜暖棚里的电子显示屏一遍便又一遍地播放着气象服务信息,提示他提前做好防范应对。
曹鹏是辽宁省新民市大民屯镇佟家房村人,家里有两栋蔬菜暖棚。在曹鹏家的大棚里,不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还安装了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曹鹏告诉记者,近两年他一直根据气象服务信息种植反季节蔬菜,别看棚里的黄瓜秧苗现在还小,等到春节前后他种的黄瓜就会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由于地理位置偏南,辽宁省大洼县并未遭到此次强降雪侵袭,但大风、降温天气同样对当地的设施农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让菜农提前做好防范大风、降温天气的准备,大洼县气象局提前两天与农业部门的专家会商,发布《大棚农用天气预报》,并利用全县16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225名农村气象信息员传递气象信息,指导大棚户采取适当措施应对大风、降温天气。
棚菜生产是大洼县四大农业产业之一,也是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农村气象信息员的重点服务对象。大洼县王家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站长张再彬告诉记者,为了做好相关气象服务工作,大洼县气象局不仅为他们配备了计算机,还搭建了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业务网络平台,气象信息员可通过网络平台,迅速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送至本村的棚菜种植户邮箱或手机中,为其提供点对点的“直通式”服务。
来源:辽宁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