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宜春农业走上『升级』之路


时间:2013-11-15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

  素有“赣中粮仓”之称的江西省宜春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发展有基础、有优势,粮食总产量、油料总产量、生猪出栏等稳居江西省第一位。近日,记者在这里采访,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一个个你追我赶的场景,发展升级的景象。“宜春不仅要做农业大市,更要做农业强市。”宜春市委书记邓保生说。

  创新体制服务到位

  耕地、山林作为农业最主要的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在宜春市得到了较好的配置。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08.92万亩,其中流向专业大户、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面积90.26万亩。土地流转行为逐步组织化、有序化,为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

  “土地流转可以解决农业生产资源配置问题,同时为了切实保证农民和企业的切实利益,相关规章制度必须明确制定出来。”宜春市农业局局长甘本新告诉记者,“由于土地流转制度的不规范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甚至最后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合同不规范,有的是口头协议,有的是书面协议。价格评估机制无法确定,各个村的土地质量都不尽相同,价格也有所差别,农民对价格不满意就会影响土地流转的进程。”应对这些问题,宜春市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办法》,并且建立了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设立服务中心,各县登记200亩以下的土地流转项目,而200亩以上则在市里登记。这样一来,纠纷可以得到及时妥善的调节,土地乱转和非法再转情况得到有效制止。

  土地得到有效配置之后,谁来“种地”就变得至关重要。“谁来种田的问题,要靠培养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来解决。”宜春市委巡视员杨建国说,“现在农村劳动力弱化,农业兼业化越来越明显,培养一支现代农业的生力军,是发展现代农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要在全市23750个自然村中,平均每村培育出10~12个新型职业农民,这些农民就是将来的农场主、种粮大户。”

  “今年水稻亩产比去年多了300多斤呐!”袁州区西村镇国桥村草坪组的农户范朝生望着自家的水田感慨道。去年,范朝生参加了宜春市在西村镇举办的“阳光工程”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经过课堂辅导和田间实践,掌握了从抛秧、种植到施肥、除虫、除草乃至收获的各种技术。“现在的产量高得不得了啊!”范朝生笑着告诉记者。

  有机生态打响品牌

  宜春市万载县有着“江南有机第一县”之称,早在1999年,万载县茭湖乡就开始搞有机农业,茭湖乡被称为“江南有机农业的发源地”。

  “小河里有鱼虾,土壤里有蚯蚓,这是有机农业最简单的标准。”万载县有机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湖南告诉记者,“有机农业要靠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我们这个示范区要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模板,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当标兵。”

  万载县茭湖乡的易林福告诉记者:“我通过土地流转搞了120亩地,现在每年种一季毛豆,一季玉米,一季大麦,都是有机种植,金源公司提供种子、技术、有机肥料等,并且签订收购合同。农产品销售不用愁咧!”

  宜春市除万载县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外,袁州区、丰城市、高安市、樟树市、奉新县、上高县均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安市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奉新、上高、万载、靖安、宜丰5个县为全国绿色大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产业体系建设升级

  丰城的中国生态硒谷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杨建国告诉记者:“竹加工产业中通过精深加工,可以使一根标准毛竹的增值达到原竹价格的49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些高附加值的产业做起来。”

  宜春市按照“做大产业规模、做长产业链条、做特产业基地、做优合作组织、做强龙头企业”的思路,实施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升级。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宜春市培育形成了粮食、畜禽、油茶、竹、花卉苗木、有机富硒农产品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2012年六大产业实现产值410.83亿元。此外,还培育了樟树中药材、高安蔬菜、上高渔业、靖安娃娃鱼、奉新猕猴桃、万载百合等一批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奉新县充分发挥“中国猕猴桃之乡”品牌效应,打造有机猕猴桃特色农业示范区,实现了基地由分散到集中、果园由低产到高效、产品由普通到优质、销售由鲜果到成品的转变。全县猕猴桃年鲜果产量达7200万斤,加工产品达1800万斤,鲜果及加工产品创产值达2.6亿元。为从过去的“提篮卖鲜果”向“精深加工”转变,该县积极延长产业链条,引进加工企业,产业链向果脯、果酒、果汁和加工营养素不断延伸。

  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分界村的慢坡地上,整齐排列着一棵棵半人高的油茶树,树梢上开着一朵朵白色的油茶花,零星的花瓣被风吹落。“这些油茶树已经生长了4年了,明年就会大量挂果了。”江西星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国平一边掰开手中的油茶果一边告诉记者,“油茶果果仁可以榨油,果壳可以做培育金针菇的菌棒,山上还可以套种菊花和金银花,一亩地种100棵油茶,盛果期一亩地每年可以产茶油200公斤左右。”星火农业旗下有3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超过100户,农户除看护山林、护理茶树、采摘果实能够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外,可以还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获得分红。



来源: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