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措施责任、强化风险排查、加强应急值守……随着“十一”长假的临近,江苏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确保节日期间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
近年来,江苏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总目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推行乡镇农残速测免费服务,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化系统等,已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上半年省级例行监测结果显示,全省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8%,畜禽产品药物残留与违禁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9.8%,生鲜乳违禁物总体合格率为100%,全省未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江苏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说,国庆长假期间,农产品购销量大、消费旺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集中、问题易发,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升温”强化。江苏省农委在九月中旬就已发文,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农口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做好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工作。
据了解,近期,江苏各地将针对农产品常规监管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地区、单位和产品,重点围绕高毒农药、“瘦肉精”等突出问题,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品一标”企业和种养大户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督促生产者依法组织生产,落实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制度,强化产地准出管理,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出基地;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的监测力度,对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坚决依法查处;采取专项整治与宣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督查检查、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明白纸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督促生产者规范生产、安全收获;细化节日值守制度,随时做好应对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准备,明确专人加强对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动态监测预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查明问题源头并妥善处置。
江苏省农委要求,全省各地农口部门节日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节后必须上报,并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