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蓄留再生高粱 注重抓好一个早字


时间:2013-08-29  来源:重庆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网 点击:

  2013年6月以来,重庆遭遇了历史上较为严重的高温、伏旱天气危害,重庆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晚秋作物生长影响更为严重。8月22日重庆市农技总站旱地粮油作物科的技术人员在荣昌县安富街道检查晚秋作物再生高粱的蓄留情况。

  荣昌县今年全县种植高粱面积5.2万亩,其中蓄留再生高粱3.75万亩,今年高粱万亩示范片移栽时由于受到春节干旱的影响,头季高粱育苗后移栽时间较长(移栽前后相差在20天以上),在通安村检查时了解到,移栽早的,头季高粱在7月中旬收获,头季高粱亩产平均在450公斤左右,产量高的亩产近600公斤,移栽较晚的在8月上旬收获,头季高粱亩产平均在400公斤左右,收获时蓄留再生高粱。目前再生高粱生长情况,移栽早在7月中旬蓄留再生高粱的群体生长较好,少数已经抽穗,而因干旱移栽迟的在8月上旬蓄留的再生高粱,由于近期受到干旱影响,生长势较弱。

  再生高粱的蓄留要突出一个早字,头季高粱要确保在7月中旬收获。通过蓄留再生高粱,增加晚秋作物面积,在保证种子密度(亩植8000株左右)和加强肥水管理的情况下,两季高粱产量可以达到1000公斤以上,今年我市高粱种植区域泸糯八号每公斤收购价在4.4—4.6元,减除生产成本后,亩纯收入可以达到2500--3000元,提高了种植农户的收入。(旱地粮油产业科)


来源:重庆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