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武川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认真细致做好项目的宣传调研工作
切实掌握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具体情况是做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的前提和基础。从一开始,我们就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调研、宣传工作,进一步掌握了各乡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情况特别是马铃薯种植规模、储藏窖建设及需求等情况,为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奠定了基础。
(二)详细制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厅、财政厅的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做好项目调研,广泛搜集、听取各乡镇农户、专业合作社代表对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补助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县制定了《武川县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的总体思路、实施原则,进一步细化奖补范围、对象和标准,明确了纪检、农牧业、财政部门分工负责、逐级落实的工作机制,在程序进度、部门职责分工、监督机制、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确定2012年中央奖补资金全部用于补助我县马铃薯贮藏窖建设。确定了9个乡镇,新建191座马铃薯储藏窖。
(三)规范操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奖补到位
产业办协调纪检、财政、各乡镇有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于2012年9月23日到9月30日进行联合验收,各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均按照武川县2012年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及工程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施工,无安全事故,新建马铃薯贮藏窖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项目实行两次公示制,公示结束上报市农牧业产业化部门备案。工程竣工后,经县纪检部门、财政局、产业办组织验收合格(验收工作实地见物并拍照入档案,确认新建),符合项目验收标准,在村级公示7天,最后由县财政局兑付奖补资金。
二、工作成效
(一)提高贮藏能力
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县农民的普遍欢迎。全县新建马铃薯贮藏窖191座,其中,新建60吨马铃薯贮藏窖190座,20吨马铃薯贮藏窖1座。涉及耗赖山乡、上秃亥乡、西乌兰不浪镇、可镇、哈乐镇、大青山乡、德胜沟乡、二份子乡、哈拉合少乡共9个乡镇,全部按照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及工程技术方案运行建设,按时优质完成2012年全县新建马铃薯贮藏窖验收工作,达到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惠民的目的。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后,全县马铃薯产后损失率明显降低,使商品薯、种薯、加工薯均衡上市,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品品项。由此,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种植优质马铃薯的信心,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建议
加大资金投入可充分利用好财政补助资金的撬动作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增强农民新建马铃薯贮藏窖的积极性,以此进一步利用好新建项目设施,实现农产品减少损失、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来源: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