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海南省农业厅“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十大行动


时间:2013-08-14  来源:海南农业信息网 点击:

  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五年内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海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强调要着力改善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开展“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的实践活动。海南省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以“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为主题,将其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把为农民增收办实事的效果作为检验农业部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志。本报将持续关注我省农业部门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举措与行动进展。

  日前,海南省农业厅正式出台了《关于“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十大行动计划(2013-2016年)》,坚持以农业特色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品牌农业发展为抓手,以项目规划建设为载体,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为重点,加大“三农”综合投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实现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农民收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

  【行动一】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和标准化园区创建行动

  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每个市县都要结合产业布局和功能规划,因地制宜创办1-2个各具特色的示范园区。完善5万亩南繁育种科研核心区规划和配套实施方案,加强与国家部委沟通,争取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尽快启动建设,把南繁打造成现代种业科研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际种业人才高地和交流平台。鼓励和支持金融资本、社会投资参与农业园区开发建设,重点建设乐东、海口、澄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文昌航天育种产业园、罗牛山物流产业园和定安塔岭、万宁乐来、儋州王五、白沙邦溪等农产品加工园区,力争到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0.6:1,吸纳农民就业1万人以上。围绕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冬季瓜菜和畜禽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为主体,集中连片开展标准化示范园创建活动,力争到2016年,建成各类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440个,其中,瓜菜标准园50个、热带水果标准园220个、热作标准园7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100个,初步形成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规模化种养基地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

  【行动二】

  品牌农业创建行动

  研究出台特色品牌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加快品牌农业发展的意见,召开现场会加快推进。实施品牌富民工程,着力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商标,扶持一批产值过千万元、过亿元、过十亿元的品牌企业,力争2016年我省涉农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0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达到10件,品牌农业经济总量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加强“三品一标”标识管理,强化认证和监管,力争2016年全省规模化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园全面实现“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制定实施咖啡、腰果等地方特色品种发展计划。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省、市县、乡镇三级检测和监管机构,支持企业建立第三方检测体系,全面推行农药管理新体制,严格实施兽药经营(GSP)和生产(GMP)规范,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无疫区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

  【行动三】

  科技创新兴农行动

  推进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以企业为主体,围绕大宗特色产业,扶持发展科研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建立实验室,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高位嫁接,组建畜牧、瓜菜、橡胶、槟榔等科技产业联盟,力争到2016年全省新增规模大、研发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效果好的科技创新型农业企业10家,组建12支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培育新品种、新技术,建立一批试验示范基地,完善主推新品种、新技术发布制度,每年推广新品种80个、新技术50项。举办科技成果转让拍卖会,建立70个科技示范基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机制,依托骨干企业和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建立农民培训基地,按照选优培优扶优的原则,每年培训农民50万人次,其中培训农业技术骨干和新型农民1.5万人。

  【行动四】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行动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组织开展龙头企业上市辅导,力争到2016年培育至少1-2家农业上市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争取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用地水电、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力争到2016年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100家。规范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加强动态监测。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推进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力争到2016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500家,入社率40%。总结三亚众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开展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的合作试点,探索联合经营新模式。结合农村土地流转,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土地逐步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到2016年新培育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5000个、专业大户1万户。土地确权是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要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行动五】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行动

  完善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建立乡镇和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机构,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以信息化为牵引,构建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新型经营性服务组织,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支持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科研院所组建专业服务公司。以企业化模式,建立健全省动植物医院和基层服务网络,开展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专业化防控服务。以省植物医院为依托,以基层服务站为载体,建立100支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队,每年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800万亩次、绿色防控200万亩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0%-40%。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力争到2016年培育农机作业服务组织300个,重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队、农机4S店等。建立沼气服务公司,完善沼气服务网点,力争到2016年全省沼气服务网点达到1400家。结合农药管理新体制实施,建立农资连锁配送经营服务网络。

  【行动六】

  农产品流通新业态培育行动

  推进产地农产品市场改造升级,建立健全产后预冷处理、加工配送、冷链物流、包装仓储、检验检测和电子结算等功能设施,培育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和农产品价格交易中心。加强田头市场建设,建立分选分级处理系统。在产地及主销区建立并扩大农产品直销配送中心,推进产销直挂,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发展电子商务,主动与阿里巴巴集团对接,促其与省农业信息化集团公司合作,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信息免费、有偿服务的模式,建立海南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开展海南绿色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大幅度提升网上交易量。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依托省农业信息化集团公司,力争2016年基本建成以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等为重点的覆盖全省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行动七】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行动

  加大政策补贴力度,每年争取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天然橡胶良种补贴、畜禽良种补贴、预冷库补贴、设施大棚补贴等各项补贴资金15亿元以上,力争到2016年达20亿元。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力争将农业新品种、新农机、冷链运输、生物农药等纳入补贴范围。建立补贴档案,推广“一卡通”,加强补贴资金监管,确保补贴绩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协调金融、财政和税收等部门,研究制定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服务力度。扩大农民小额信贷规模,力争到2016年小额信贷达到40亿元,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等抵押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试点。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将自然灾害、动物疫病、农作物病虫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争取农民参保率、保费收入及财政补贴每年递增8个百分点。建立农业保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安全,建立全省农业保险数据库和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行动八】

  美丽乡村创建示范行动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业态融合、突出特色的原则,把休闲农业基地、标准化示范园、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小区与美丽乡村创建结合起来,实施综合创建工程,到2016年创建100个“美丽乡村”。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支持政策,加快以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主题公园、民俗村、美丽乡村等为重点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星级企业建设,建成百家休闲农业示范点和百家观光果园,推出农业精品旅游休闲线路,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力争到2016年营业收入超500万元的休闲农业企业30家,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行动九】

  产地环境保护

  与耕地地力提升行动

  开展农业投入品田间废弃物回收处置,依托农资经销企业建设田间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中心,建立市场化回收处置机制,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发展农村沼气,将沼气建设和畜牧业发展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到2016年新建大型沼气工程400处、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200处,新建和完善100个沼液沼渣施用示范基地,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实施农田综合整治工程,改造300万亩标准化菜田,以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力争到2016年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50万亩,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从水稻作物向瓜菜、水果、热带作物等拓展,逐步实现全覆盖,力争每年配方肥施用面积300万亩次以上。指导市县整合小型农田水利、标准化菜田建设、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等项目资金,集中实施地力提升系统工程,对项目资金统筹布局安排,资金统筹使用,统一监管。

  【行动十】

  新一轮农民增收行动

  组织实施新一轮中部农民增收行动,协调、督导中部农业发展资金及中部品牌农业发展、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相关政策的落实。强化对中部农民增收的检查考核,确保到2016年中部市县农民收入水平全部突破万元大关。组织实施西部养猪增收、东部设施农业增收等计划。组织专人深入市县,提前策划、充分论证,建立项目库,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效果好、条件成熟的重点增收项目,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益,力争到2016年重点打造50个以上支撑农民增收的产业项目。

  为确保上述行动计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省农业厅成立以厅长任组长、厅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厅各处室办局、厅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将十大工程任务具体分解细化,落实到市县农业部门和厅机关各局、各处室、厅属各单位。厅机关各局、各处室、厅属各单位将按照厅党组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年度工作实施计划,组织好、指导好各市县农业部门抓好落实。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厅办公室将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将“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市县也要将“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十大行动计划顺利开展。


来源:海南农业信息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