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我们的“根”在田野里


时间:2013-08-0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

——农业系统“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行动上服务群众”纪实

    

本报记者 夏树 黄朝武

    农业系统与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打交道最直接、服务最具体,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任务最繁重,最需要了解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最需要对农民有真感情、对农村情况真熟悉。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说:“‘三农’工作者就是要从农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真知,到基层去寻找真经;先下田头再回案头,做出的决策才更有准头。”

    近几年来,农业部把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开展了“百乡万户调查”、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基层蹲点挂职锻炼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探索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促进了部机关和全国农业系统干部作风转变和能力提升,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热情称赞。

    带着技术深入农业生产一线——

    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让干部受教育,让农民得实惠。”农业部要求全国农业系统干部要把农业技术送到生产一线,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农业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基层,每位部领导定点联系一个村,作为服务农民群众的平台,了解乡村情况的窗口。司局级干部实现定点联系村全覆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每年至少要提交一篇调研报告或工作研究报告。

    哪里出现农业自然灾害,“三农”干部就出现在哪里。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粮仓,今年早春时节,发生了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春涝。面对罕见的春涝、低温,整地任务重、农时紧,如何才能按期完成春耕生产任务,确保全国粮食生产形势不受影响?东北四省区农业系统数万名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包乡、包村、包户、包地块指导服务。农业部两次派出8个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春耕一线进行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上下合力,干群一心,使东北四省区基本实现适期播种,打了一场漂亮的春耕生产攻坚战。农民群众感激地说:“天公不作美,干部来帮忙。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农民最需要哪些技术,如何才能让农民更好地接受?许多“三农”干部下乡前都要先问一问自己。“这样的讲座对我们帮助太大了,听了这样的讲座,就不怕地趴秧了。希望专家今后能多来龙江县。”农业部黑龙江扶贫调查组在龙江县为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举办玉米栽培技术培训班,作物化学调控技术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农民直呼过瘾。

    带着感情到农民群众中去——

    把农民当亲戚,把村庄当课堂

    农民最纯朴,也最实在,你跟他弄虚的玩假的,农民才不吃你那一套。农业部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已连续开展两年,今年又即将启动,这项活动已成为农业部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个特色品牌,之所以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而且机关青年干部的积极性也很高,其主要原因就是把群众当亲戚,实打实地为群众办事,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同时增长才干。

    “北京来的小伙子能吃俺村饭,能说俺村话,能帮俺干事儿,真像是俺庄上的人。”在河南中牟县官渡镇大段庄村村委会办公室里,农业部机关的5名年轻干部安了“家”:几张简易床、几把椅子、几个脸盆。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在田间地头跟乡亲们说一样的话,干一样的活,流一样多的汗。青年干部回到机关以后,感到每做一项工作,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到村里的农民群众会怎么看,他们拥护不拥护。

    每年“三秋”大忙时节,农业部统一安排50名青年干部分成10个组,到粮食高产创建县所属村或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所在村,进行为期1个月的支农劳动锻炼,重点补好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作风、了解社情民意、增进群众感情、处理实际问题“五门课”。目前,这项活动共走访农户1854家,访谈农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农技推广人员4000余人,调研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40家,获得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在工作中作为重要的参考,青年干部在劳动锻炼中,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带着敬畏之心下基层——

    增强服务农民、献身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怀着敬畏之心和农民面对面。”湖北省农业厅为增强服务农民、献身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转作风、送科技、创业绩、促跨越”活动,以转作风为手段,以送科技为内容,服务农民,提高农民,致富农民,促进全省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一步转变作风,确保2013年培训农民突破450万人(次),主推技术、主导品种覆盖率超过90%,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0.5个百分点。

    “大包干”发源地安徽,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连续多年开展“小麦高产攻关行动”,全省万名农业系统干部和农技人员,持续多年坚持开展送良种、送技术、送服务到田头活动,集成创新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农民群众,使全省粮食产量不断登上新台阶,农民种粮收益年年都有增长。

    “三农”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得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农业部连续三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蹲点挂职,开展调查研究,把基层情况、农民心声、政策落实和项目运行的真实情况反映上来,为党组决策提供参考。这些年轻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田间地头,他们与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既磨炼了意志,提高了本领,又赢得了口碑。

    3年多来,农业部开展的系列干部下基层活动,调研内容涉及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农业生产现状、农民增收及就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认真发现总结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新经验新创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百乡万户”调查共派出344名机关干部,走访1033个乡镇,召开座谈会2013次,访谈农民37668人次,撰写调研信息1760篇,帮助基层和农民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困难。73名援疆、援藏、援青等基层挂职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基层制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搭建交流平台、引进发展项目,提高了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增强了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

    “农业系统机关干部下基层,就是要针对农业农村实际,回应农民群众的现实困难与发展诉求。真正把自己当农民,把农民当亲人,说农民听得懂的话,听农民掏心窝子的话,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流。”许多“三农”干部说,农民说好才是真好,农民的口碑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的“根”在田野里,我们的希望在田野里。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