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张掖市建起全省首家农业种质资源库


时间:2013-07-29  来源:甘肃张掖网 点击:

  日前,记者来到甘肃省张掖市农科院绿洲农业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种质资源库,只见一串串硕大的谷穗挂在展示架上,一个个鲜亮诱人的蜡像蔬果陈列在玻璃器皿中、一份份种类不同的作物种子整齐排列……多种多样的农业种质资源让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张掖地域狭长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农业生产发展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农耕传统文化,形成和保存下来的农作物品种资源极其丰富。收集和保存这些种质资源,既是对大自然生物种源的保护,又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市农科院绿洲农业种质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托和说。

  河西地区丰富的光热气候资源,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局部的沙漠绿洲气候,是天然的种子储备库,而且生产的种子色泽鲜亮,饱满度好,脱水快,容易贮藏。基于此,市农科院率先建立种质资源库,积极开展农业种质资源征集、驯化、生活力测定和综合利用研究等工作,将分散保存在个人手中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登记造册,分类管理,并对部分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利用、改良等试验。通过对常温下保存的不同年份的玉米种子进行生活力鉴定试验研究,得出结果表明,在现有贮存条件下,贮藏6年以内的玉米种子生活力下降缓慢,1年至6 年发芽率之间有差异,但方差分析结果差异不显著。7年以上下降速率加快,保存12年的玉米种子生活力平均发芽率达到33.35%,高的达到73.5%。

  “我们课题组的同事把种子视若珍宝,刚开始收集的时候都舍不得,像是把他们的‘孩子’要来了一样,一个个千叮咛万嘱咐要精心保管。看到种子收集到资源库里分类陈列,保存完好,都很欣慰。”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赵连芝告诉记者,资源库收集种龄最高的是一份1973年产的冬麦,距今有40年,已经散失种性。数量最多的是玉米,有自交系、二环系、杂交种等4501份,可为玉米种业发展提供科研资源。至目前,该种质资源库已收集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4614份,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谷子、糜子、高粱、大麦、青稞、豆类、燕麦、荞麦等粮食作物;胡麻、油菜、大豆、棉花、甜菜、葵花、蓖麻等经济作物;根菜类、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菜豆类、葱韭类、绿叶菜类、瓜类等蔬菜作物;豌豆、毛苕子、草木樨、紫花苜蓿、红豆草、沙打旺等绿肥作物,这些种质资源将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作物育种、生物技术及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成为目前全省第一个农业种质资源库。


来源:甘肃张掖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