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按照农业部及省、市安排,周至县共有28座100吨组合式冷藏库获得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扶持。经过项目单位的紧张施工,目前,大部分冷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仅有个别冷库正在施工当中。
一、项目批复情况
根据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农业计财〔2012〕92号)文件,周至县共获得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294万元。结合周至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选取在楼观、终南、哑柏等猕猴桃主产区建设28座100吨组合式冷藏库,每座冷库补助10.5万元。其中,合作社建设5个,其余23个为农户建设。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为加快项目建设,县农业局及时成立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局相关科室为领导小组成员。经过各项目建设单位的努力,截至10月底,28个冷库项目已建成19个,其中有14个已投入使用,5个由于错过猕猴桃收购时机未启用。另外9个冷库正在加紧施工当中,预计12月上旬可全面竣工。
三、项目建设取得的效益
周至县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有猕猴桃面积35万亩左右,年产鲜果28万吨。全县目前储藏能力在10万吨,加之,大部分冷库是群众利用自己的房屋改造而成的,效果很差,储藏损失非常严重,导致猕猴桃效益始终难以提高。
2012年,随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为周至县新增果品储藏能力2800吨,再加上省农业厅开展的百社百库工程以及部分果业公司和合作社建设的大型气调冷库,全县累计新增标准化冷库库容1万吨以上。这些冷库的投入,为周至县的猕猴桃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猕猴桃产地售价相较于去年翻了一番。“秦美”往年售价基本稳定在1.3元/斤左右,2012年起步1.9元/斤,最高达到3元每斤。“徐香”价格也从2011年的2.8元/斤上升到6.2元/斤。猕猴桃产地价格的大幅上涨,促进了产业的稳定发展。
二是从事猕猴桃产业的人员翻了一番。2012年,全县从事猕猴桃这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是去年的2倍,收入也有了大幅增加。在猕猴桃收购时节,不光是周至县当地的,就连周边县的剩余劳动力也纷纷来到周至猕猴桃主产区“打短工”,每天收入至少80元。产业发展带动了劳务业的繁荣。
三是全县果农猕猴桃贮藏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县农业局利用各种渠道,在县内猕猴桃主产乡镇开展了多场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培训,邀请大专学校专家以及当地技术能手为广大果农从果品采摘、分拣、入库、出库等各个环节进行讲解,使全县果农进一步提高了猕猴桃贮藏技术,为下一步延长储藏时间,减少储藏损失,增加储藏收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
2012年周至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获得巨大成功,不仅带动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更加带动了人们对政府的支持和拥护,稳定了市场,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恳请农业部及省、市有关部门继续给予支持。
来源: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