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能力建设”、“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主要发展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4%,粮食增产5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防治病虫草害挽回粮食损失是必要的减灾措施。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200多种,其中偏重发生50多种,重大病虫害20多种。常年发生面积3亿亩次,防治面积2.9亿亩次,其中专业化、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对迁飞性害虫 (如2006年全省暴发的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流行性病害(如2011年鄂西北流行的小麦条锈病、2012年在江汉平原和鄂东、鄂南流行的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功勋卓著。
湖北省现拥有机动喷雾器35万台、电动喷雾器18万台、担架式喷雾器1万多台,还有自走式喷杆喷雾器、风送式动力喷雾机、无人机等200多台,正式注册登记的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1415个。这些组织大致分为四个类型:一是以依托农资生产或销售企业,成立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全程承包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如武穴市天诚植保专业化合作社、阳新县泰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等,这种模式发展潜力大、规模大。二是依托农机、水稻、茶叶等专业合作社,在开展机械化作业的基础上,开展病虫害机防服务,如松滋市荣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安陆市晨风农机合作社、夷陵区金香现代茶叶专业合作社等,这种模式利用现有的社会和管理资源,发展快捷,便于操作。三是乡镇农技推广中心成立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如龙感湖神农植保机防专业合作社、英山县利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咸安区利民植保专业合作社等,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技推广体系优势和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化服务。四是在我省山区、丘陵地区,很难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采取大户带小户的互助形式,恩施、十堰,以及随州、咸宁和黄冈的部分县、市以该模式为主。
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20%,其中小麦35%,水稻25%,玉米8%。更可喜的是,全省统防统治面积超过1万亩的服务组织已经发展到了10余个,有了龙感湖管理区神农植保机防专业合作社、松滋市荣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全国“百强”、全省“十佳”专业化统防统治合作社。我们期待这些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尽快发展壮大,缩短植保专业化服务与市场需求、植保专业化服务与现代农业要求的差距,实现“绿色湖北梦”。
完善专业化统纺统治工作机制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龙感湖管理区神农植保机防专业合作社
2012年,龙感湖神农植保机防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百强合作社”。合作社注册资本70.5万元,成员63人,下设7个办事处、分社,56个队级植保站,形成了区、处、队三级统防统治工作网络,现已拥有植保机械加农炮(远程风送式喷雾)1台,水旱两用喷杆式喷雾机1台,担架机3台,电动、机动喷雾器3680台(套),水稻高产示范区安装有太阳能杀虫灯400盏,日机防能力1.8万亩。2012年,全区实施水稻、小麦病虫害专业化机防作业面积10.8万亩,实现了全区粮食作物统防统治全覆盖,合作社获利60多万元。其主要作法是:
1、组建专业机构,明确服务目标
2009年6月,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将所属56个农业植保机防队整合起来,采取股份制形式,成立合作社,以“以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理念,坚持“病虫害预测预报服务、植保机防作业服务、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相关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植保器械维修服务”这“六个服务”,探索并试行农业植保机防统一承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2、健全管理机制,实行承诺服务
一是完善病虫预报测报机制。全区7个农业办事处以农业技术人员为责任人,农业生产队以分管农业的副队长兼任虫情员。测报的病虫害信息以及防治措施,及时通过黑板报、电视台发布,让广大农户积极参与。
二是农业技术培训机制。合作社与龙感湖农广校联合实施“工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培训专业机防队长、机防手以及农业科技示范户,做到培训上岗。
三是合同制约机制。合作社各分社与区内农业承包户签订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合同书,统一机防收费标准,2012年,全区签订机防面积10.4万亩,签约农户4200户;合作社与机防手签订用人合同,出资2.1万元为机防手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保专业机防手的人身安全。
四是内部分配机制。内部分配实行股份分红。喷药质量与效果由植保站派员检查验收,喷、打药效果不佳所产生的费用由机手自行承担。
五是制定技术方案,实行挂牌运作。2012年,合作社制订了“水稻整建制责任化统防统治技术方案”、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方案,并把合同签订的统防统治的作物面积挂牌,明确管理责任人,每次喷药之后,都有技术人员现场检查。
创建服务新载体 便民利民获双赢
松滋市荣华农机专业合作社
松滋市植保站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组建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成员156名,四个专业队,一个培训中心、一个维修部,各类农业机械153台(套),资产总额258万元,2010年至2012年,合作社统防统治总收入580万元,机手人均年收入4762元,合作社净利润5.15万元。成为全省首批十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服务组织。其主要做法是:
1.落实规范管理,优质服务出效益。
机防队制订并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选配的机手必须具备5个条件并对机手进行统一档案管理,一人一机一卡登记存档,并上报市植保站归档。该社对机手统一业务培训,要求机手准确掌握“四准一足”(即选准农药、用准流量、配准浓度、打准部位、药量用足),坚持“五统一”动作方式(统一病虫监测、统一防治处方、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品供应、统一收费标准)。
2、打造示范样板区,创建品牌式服务。
松滋市委、市政府把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2010年,市委、市政府支持合作社在街河市镇平板桥村建立了2000亩农田统防统治核心示范区,市植保站为核心示范区无偿提供频振灯25盏,太阳能杀虫灯20盏,示范区农田每40—50亩有一盏杀虫灯。
机防队参照示范区开展防治工作,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开展统防统治服务。一是全程承包。近3年,共签订服务合同4905份,承包面积计31961亩,二是单一病虫害防治,每年约有1.3万亩。三是临时代治,这种形式每年约有7000亩。
发挥合作社专业化统防作用 服务武穴市农作物病虫防治
武穴市天诚植保专业化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下设3个合作分社,现有机动喷雾器120台,电动喷雾器500台,担架式喷雾器3台,小车、货车6辆,2部GPS测亩仪,专业机防手500余人,其中固定机手80人。日作业能力近2万亩。2012年达到3.5万亩。3年来,武穴市天诚植保机防专业化合作社仅水稻全程承包式植保机防统防一项,平均年赢利20余万元,提高了病虫防治的功效和时效,减少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11年,合作社被授予湖北省“十佳”植保专业化合作社组织;2012年,被授予全国“百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其主要做法是:1、领导支持。近三年来,省植保总站领导先后多次来社调研,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武穴市农业局把专业化统防工作纳入局每年“十件实事”之一,每年拿出5万元的资金推动合作社开展工作,帮助合作社争取了60多万元的农机补贴,缓解了合作社购机资金短缺的困难。
2、规范操作程序。该社按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要求,与机防手签定了责任状,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制度,还印制了武穴天诚植保机防施药表格,作业完工后让机防手及农户同时签字,统一收集归档,使服务过程有章可循。3、强化服务质效。该社科学制定用药方案。针对水稻“三虫二病”防治,药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友好型药剂;每次防治之前,合作社还专门安排技术人员到防治田块实地调查虫情,确定具体防治时间,防治后,合作社管理人员认真填写施药表格并让机防手及农户签字,以备跟踪服务。另外,对防治合同之外的水稻病害,优惠帮助农民防治。
4、监管确保防效。为了确保专业化统防效果,该社实行“三签订三监管”的“三向”监管办法:市植保局与合作社组织签订服务合同、合作社组织与农户签订全程承包统防统治面积合同、合作社组织与机手签订全程打药合同;市植保局监管合作社组织用药及防效、合作社组织监管机手打药水平、农户监管统防统治全过程。这样既保证植保专业化合作社组织及时用药、用好药,又能使机手不会偷工减料打漏药,从而确保统防的效果达到95%以上,让农民满意。
服务“家庭农场”大有可为
大冶市农福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创建于2010年6月,拥有植保大中型器械92台(套),其中担架式喷雾器2台(套),机动喷雾器40台,电动喷雾器50台,日防治病虫作业能力达2700余亩。三年来,该社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为市场服务主体,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数据显示,2010年,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签订服务合同面积4770亩,2011年,与种粮大户签订服务合同面积6460亩,2012年,与种粮大户签订服务合同面积11337亩,短短三年时间,防治面积倍增,服务收入大增,共获利18.6万元,增强了发展后劲。其主要做法是:
1、粮食专业合作型,主要围绕粮食作物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合作社把植保器械以合同的形式确定给社员管理,明确责权,再根据市植保站提供的病虫害防治信息,有组织地开展有偿服务。
2、经济作物专业合作型,主要是围绕社员自身种植经济作物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利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
3、公司+专业合作型。公司以订单形式向合作社收购农产品,合作社则根据公司要求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
4、外联政府扶持项目型。围绕各种项目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统一调度和管理植保器械,开展政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专业化统防统治。
5、村级专业服务型。选择有影响力的农资经营网点的老板担任村级服务站长,健全合作社、村级服务站、机防手利润分配机制,厚利支持村级服务站。
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 做好专业化统防统治
阳新县泰丰植保专业技术合作社
合作社组建于2010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高级农艺师4人,中级6人,农技服务员23人,应急防控小分队40人,镇级服务站18个,机防手180人。拥有背负机动喷雾器360台,担架式机动喷雾器72台,2012年又引进新型农药喷洒无人直升机2架。2012年合作社统防统治承包面积达到14万亩,其中水田达5万亩、油茶4.8万亩、小麦1万亩、玉米1.2万亩、棉花2万亩,同时为周边县市种植大户提供机防服务。其主要做法是:
对农户进行扁平化管理,如对大规模种植的农户采取“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对小规模专业种植的农户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对散户采取“合作社+镇级服务站+农户”的模式。所有农药直接从生产企业采购,铲除了假冒伪劣产品的生存土壤,同时采购大包装农药,减少包装、运输等费用,真正践行了“统防统治专业化,安全高效进万家”。
落实措施做好专业化服务。提升合作社专业化防治能力,一架无人机一天的作业量就达到400亩,使合作社全天的实际作业量超过2000亩。2013年计划采购3架负重10kg的农用无人直升飞机,预计全天可完成4000亩的作业量,建立镇级服务站,18个镇级服务站带动了全县70%种植大户与合作社合作。通过土地流转拥有三大产业基地,全年收益将近100万元,已全部用于扩大合作社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规模。
推进植保专业化 统防统治上水平
钟祥市常发农机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10年5月,社员156人,占地面积12亩,投资1030多万元,建有集办公、培训、维修、储存于一体的农机服务基地28间,购置农业机械350余台套,担架式喷雾器10台,机、电动喷雾器90台,开展植保机防、温室育秧、机械插秧、机耕机收等一系列农业机械化服务。
2010年,该社与200多户签订承包合同5000亩,实行全程服务,使农民实际每亩增收100元以上。后来周边农民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2011年,该社与436户农民签订服务合同,服务面积1.08万亩,2012年合作社与1018户农民签订服务合同,服务面积21500亩。其主要做法是:
建立规章制度。合作社做到“六有”:即有章程、有执照、有阵地、有队伍、有承包合同、有经营记载,有利合作社在农民心目中树立正规形象。
合理收费。中稻每亩服务费120元,并与农户签了内容全面的承包合同,使整个防治过程有据可查。
严格挑选机手,开展系统培训。侯选机手经过严格培训考试合格后作为正式机手,并与他们签订服务合同,2012年签约机手165名。合作社聘请市植保站高级农艺师王家刚、黄家祥和东桥农技主任罗保国作为专家顾问,同时还在东桥10个村聘请10名查虫员,长期在田间地头进行病虫监测,技术指导。每年定期培训4次,采取每一个机手负责10—15户农户,要求社员做到“五会”:即会识别、会查虫、会防治、会操作、会简单维修机动喷雾器。
政府大力扶持。在技术上,市植保站专家具体指导,在资金和物资上,政府除安排购机补贴外,还安排1万元用于购买担架式喷雾器,安排10万元用于购买遥控小型农用飞机。
严格考核,确保服务质量。服务结束后,由技术部门在服务范围内随机抽取10亩田为一个点,每村一个点逐一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结果必须三方签字。
着力强社 努力为农
枝江市绿景鑫水稻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于2010年6月注册成立,注册资金60万元。下设8个统防统治服务站,固定机防手达42人,机动喷雾器45台套,其中大型喷雾机械一台,可日作业面积1260亩。2012年合作社吸纳社员472户,和农户签订机防协议1106份,机防面积达11230亩,业务范围覆盖到6个乡镇。合作社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湖北省2011年度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十佳组织、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服务组织。其主要成效是:
产量普遍增加,农户普遍受益。根据田间现场测产,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田比农户自防田每亩平均增产100斤以上,并且在灾害性气候和病虫大爆发年份也保证专业化防治区的高产稳产。
减少了施药次数,降低了农民的用药成本,提高了防效,普遍节本增收。合作社专业化防治区水稻早晚两季一般全年用药6次,比农民自防田减少施药2-3次,每亩减少农药与人工费用近50元,并且专业化防治区比农民自防田平均防效高10-15%。
提高稻米品质,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产更增收。合作社专业化统防统治选药对路,防治及时,提高了防效,减少了施药次数。在稻谷收割前一个月就停止用药,在收获安全期内严格不用药,降低了稻谷的农药残留量,提高了稻米品质,稻米价格比普通稻米略高。
减少了环境污染,生态效益明显。专业化统防统治全部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减少了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三年来,群众反映专业化统防统治区内的稻田和沟渠中泥鳅、田螺、鱼虾等水生物明显增多了,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增加了留守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外出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聘用留守农民充当机防手,经培训后上岗,每次施药按6-7元/亩获取报酬,一人一天可防治30-40亩,每天纯收入200元左右,全年每人可收入3000多元。
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