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甘肃:公益服务与市场运营有机结合 三成农户有


时间:2013-07-09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

  甘肃省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探索具有甘肃特色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在“12316”、农业信息工程、物联网和农业网站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部门共建共营“12316三农服务热线”

  省农牧厅遴选组建了省级坐席专家200余人、市县专家1000余人的专家团队。省广电局积极组织新闻单位开展热线宣传和电台直播工作。省通信管理局协调各运营企业,提供资费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

  每天9时至17时,选派7~8名不同专业专家在“呼叫中心”坐席。对农民电话中描述不清楚、坐席专家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问题,派专家出现场。对热线反映的一些重大、共性问题,以“送阅件”等形式呈省上领导参阅,批转县级政府核查处理。

  运行4年多来,累计接听农民电话40多万人(次),日均话务量380多个,接答短信息1.5万条,发布供求信息6万条。

  政企合作推广短信服务

  2011年,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移动公司和海芯华夏公司合作推广“12316农事管家”,为农民提供有偿短信服务。省农牧厅负责专家队伍组建、管理和考核,省移动公司负责网络管理和平台建设,海芯华夏公司负责业务推广和具体运营。

  省农牧厅挑选了20多个农业专家,每个品种确定一名专家,提供包括农业政策法规、“三农”快讯、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科技等四方面信息,经海芯公司加工后由移动公司发送给定制农户。专家每周上传信息不少于3条,省农牧厅将上传信息质量与年终考核、职称晋升挂钩;海芯公司提供一定资金,对专家进行奖励。

  目前,全省已有“12316农事管家”用户140多万个,占全省农户的1/3。

  信息工程建设打牢基础

  省级农村信息工程全面实施。2006年,由省农牧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共同组织实施了甘肃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一期总投资3100万元,已建成1个省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87个县级农业信息平台,450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

  “金农”工程效果明显。完成了对56个县、60个信息采集点、8个农产品批发市场、5个省级监管机构的建设工作,构建了五大数据库,部署了三大应用系统,建立了农业监测预警体系,完成了全省200多名农业信息员省级培训任务。

  全省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全面开通。建成125个农业视频会议会场,系统建设覆盖了14个市州和95%的县。物联网试点引领传统农业改造

  通过省市县联动协作,积极探索物联网建设工作。高台县引进安装了日光温室自动化与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温室内水、肥、气、热因子的智能化调控补给与管控;武威金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12栋智能化温室;兰州市红古区开发了农业远程视频专家诊断系统,建成了控制中心、诊断中心和上千个远程视频点。

  农业网站群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以甘肃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涉农网站群基本形成。全省涉农网站已达125家,其中省级农业门户网站1个、专业网站25个。

  甘肃农业信息网商务版上线运行。目前共发布新闻资讯6万多条,注册企业3900家,发布农产品产销信息1.2万条。

  适时开通甘肃省农牧厅微博。配合省委新闻办同步开通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农牧厅官方微博。(甘肃省农牧厅供稿)


来源: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