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克什克腾旗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克什克腾旗特定的自然资源条件十分适宜马铃薯种植。2012年,全旗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3.5万亩,占全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以上,马铃薯产量75万吨,已经成为克什克腾旗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但克什克腾旗马铃薯仓储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仓储需求,且目前农牧户用于储藏马铃薯的仓储设施主要以地下土窖为主,容积小,设施简陋,分散贮藏的情况复杂,贮藏条件差,几乎无通风设备,存在储藏期短,储藏的马铃薯损失严重等问题。2012年,克什克腾旗做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单位,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方式,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改善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旗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农牧业的副旗长任组长,相关涉农、财政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克旗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克旗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补助项目申报、实施、协调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二)建立责任制度
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
(五)召开动员大会
对项目进行宣传动员,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鼓励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仓储设施,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技术,实现减损增供、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的目标。
(六)严格审核验收
通过主管部门在全旗的宣传动员、农户自愿申请、建设能力评估、村组公示等步骤共确定参与项目建设的农牧户共85户,合作社4个,补助金额共计300万元。
二、取得的成效
2012年,共新建贮藏窖159座,增加马铃薯贮藏能力8380吨。现已全部建设完成,并通过了项目管理部门的验收。这些新建设的马铃薯仓储设施可带动农牧户新增马铃薯种植面积3500亩。项目户通过储藏马铃薯,错开马铃薯收获期销售,通过1~2个月的储藏,户均增收就可达10000元左右,有效的拉动种植户增收和克什克腾旗马铃薯种植规模的扩大及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工作建议
建议加大马铃薯仓储窖建设规模与数量,特别是在马铃薯主产区,要建设一批标准较高,仓储容积在2000吨以上的大型窖(库),以便于进行集中存储,集中管理。
,研究相关工作,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度和监督考核制度。旗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作为项目的主管部门,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动员部署、承担技术方案本地化的设计、工程建设指导、技术咨询和指导乡镇级培训等工作。财政部门做好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验收合格后及时将资金拨付项目建设单位。
(三)议定实施规则
1.坚持政府扶持,农牧民为主建设政府部门采取资金引导、技术培训等措施,鼓励农牧户和专业合作社出资出劳、自主建设产地初加工设施,不搞包办代替。
2.坚持科学规划,向主产区集中以马铃薯主产区为重点集中建设,综合考虑我旗种植面积、产量、设施建设情况和建设需求以及工作基础、重视程度,合理确定实施乡镇和建设规模。
3.坚持连片建设,整体推进设施建设尽可能向主产区的主产乡镇、苏木、主产村、嘎查集中,与产地市场建设相结合,连片建设,争取建一片成一片,整体推进主产区农畜产品的“产加销”协调发展。
4.坚持建管用并举,确保实效政府部门既组织好设施建设过程的指导、服务工作,又重视设施使用过程的监管、维护等技术培训工作,确保产地初加工设施正常使用,长期发挥效用。
5.坚持规范管理,阳光操作财政奖补资金分配、使用,受益主体确认、项目验收等环节均要建立明确制度,相关情况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四)确定实施重点
克什克腾旗确定经棚镇、土城子镇、芝瑞镇、万合永镇、宇宙地镇、同兴镇、红山子乡、新开地乡这8个乡镇为项目实施区域。各项目实施乡(镇)按照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重点在芝瑞镇和经棚镇进行集中建设,集中的主要做法就是将几户的资金捆绑使用,共建一个大型的储藏窖和窖群,在大窖内分成若干个符合建设规格的小窖便于储存。在这几户中选一个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做为这几户的经营人,将产品进行统一管理和销售。这种做法将建设成本和主品后期的损失降到最小。
来源: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