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汪洋:"四化"能不能实现 取决于农业现代化


时间:2013-06-14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

    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重大工程楼听取科研人员有关小麦新基因发掘与利用的介绍。本报记者 刘刚 摄

   本报讯(记者宁启文)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考察指导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兴农等方面的汇报。汪洋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汪洋走进农科院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详细听取科研人员介绍,与大家深入交流,对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随后,汪洋来到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楼,了解小麦新基因的发掘与利用、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等重大工程研究,称赞科学家为中国农业争了光、为中国科学研究争了光、为中国知识分子争了光。他还来到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解了植物工厂农作物的研发、栽培、产业化等情况,鼓励科研人员将工厂蔬菜、花卉、水果尽快产业化,让盆栽、水培蔬菜等科学的栽培方式尽快走进千家万户。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中国农科院负责人汇报了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工作。有关院士、专家代表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等谈了看法和建议。汪洋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四化同步”推进的阶段,“四化”能不能实现,取决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产品需求增长很快,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耕地、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在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到了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的阶段。

    汪洋对中国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中国农科院是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在各类农业科研机构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基础条件最好、综合实力最强,在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希望中国农科院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农业前沿和基础研究;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在活力;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建设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汪洋强调,农业科研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农业科技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体制机制、科技政策、经费投入、社会环境的协同保障,离不开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各部门结合自己的职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农科院发展,为农业科技进步和中国农科院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陪同考察并主持座谈会。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中农办副主任唐仁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国研室副主任黄守宏,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农业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毕美家等陪同考察并参加座谈。


来源: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