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10年减少90万个自然村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时间:2013-06-06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中国传统村落正在拨打120,当我们正在开会的时候,或许就有村落在消失。”4日,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呼吁。他认为,中国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活生生的重要的地域文明的载体,传统村落的瓦解使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要让历史财富发光,建立保护的范例。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字,2002年至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2012年4月在冯骥才的倡议下,国家决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颁布了第一批646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将保护传统村落列入国家重点项目,传统村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DNA。住建部村镇司司长赵晖在成立仪式上介绍,今年内将颁布第二批约1000个中国传统村落的名单,下一步将科学调查,建立档案,落实保护制度,完成指导规划,确立修复重点,坚决避免“破坏性建设”的行为。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肯定成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行动,使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由普查、记录、整理过渡到学术研究、理论思考及方法建构的更高阶段,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精髓。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说,保护传统村落的方向是保护历史文化价值,不能唯发展经济;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提出,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多种类型不同地区、民族、人种、生活方式的人文空间体系和秩序,应当保护文化内涵和底蕴,要由人来体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认为,要听到文化持有人的声音,不能服从于商业的话语霸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建议,从记录村落的口述史做起,留下文化的源头记忆。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