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与全国同步建成


时间:2013-05-30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

    贵州是我国西部典型的扶贫地区。如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让扶贫开发的成果转化为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经济洼地”上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崛起,成为摆在贵州面前最大的问题。近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贵州省省长陈敏尔。

    记者:春节前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河北阜平县和甘肃定西等地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并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对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有哪些指导意义?

    陈敏尔: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开发作出重要讲话,极大地振奋了贵州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当前,省委、省政府最关注的是同步小康,最关切的是扶贫攻坚。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贵州做好同步小康决定性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贵州省仍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按照2300元国家扶贫标准,目前全省还有1019万贫困人口。现在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8年的时间。对贫困地区来讲,目标和时间是一样的,但是起点和条件是不同的。贵州的小康实现程度落后全国7年,落后西部平均水平3年,时间表十分紧迫,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这给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解决了往哪里走、怎么做的两个基本问题。我们将跳出扶贫抓扶贫,立足全局抓扶贫,用市场经济规律来抓扶贫,切实把扶贫开发与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相结合,与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发展现代农业、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增强扶贫开发内生动力。

    第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领导职责,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领导同志的工作要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要原原本本把政策落实好,让乡亲们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好处,一起来落实好政策”。贯彻好这些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更加负责任,分管领导要抓得更具体,各有关部门要更好地履行各自职责,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共同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好。

    记者:过去五年,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请您介绍一下,过去五年贵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五年,贵州又有哪些打算?

    陈敏尔:总的来说,过去五年,贵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五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40万人,8个县、194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5%,2012年达到4600元。三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重点培育了果、药、茶、薯、草地生态畜牧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扶贫产业发展。  (下转第二版)

    四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解决了14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98%,改造农村危房144万户,完成生态移民搬迁10.13万人。五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惠及405万名学生。“三位一体”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医保基本实现。六是政策机制不断创新。“摘帽不摘政策”激励措施、省领导集团帮扶、产业化扶贫、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以财政扶贫资金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扶贫开发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总结探索出了晴隆模式、长顺做法、印江经验、威宁试点等具有贵州特点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当然,这些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国家部委和对口帮扶地区的大力支持。我们贵州人民是懂得感恩的,会珍惜来自中央和省外的支持,将所有的支持和帮助付诸于更努力、更扎实的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加快实施三大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全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工作中,一是强基础。集中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向贫困县、乡、村延伸。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二是扶产业。重点打造十大扶贫产业,打造扶贫攻坚示范县,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推进扶贫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提素质。着力发展以教育文化卫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四是优保障。加快建设“扶贫开发+农村低保+临时救助”三位一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创机制。深化集团帮扶、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方式,创新党建扶贫模式,打造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六是重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党建扶贫,打造扶贫开发的坚强战斗堡垒。

    记者:过去的五年,贵州扶贫开发成绩斐然,未来五年,贵州扶贫宏图已经绘就。如何在未来五年实施好这样一个规划,开局之年尤为重要。今年贵州的扶贫开发将从那些方面推进?

    陈敏尔:目前,贵州省已全面启动实施三大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并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今年扶贫开发工作主要目标要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3.6万户15万人;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将突出三个重点。

    第一,重在扶产业发展。贵州欠发达,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欠发达。扶产业就是扶根本、就是增强“造血”功能,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我们将重点打造10个扶贫产业,打造10个扶贫攻坚示范县,打造10个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基地,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到园区就业,切实将十大扶贫产业落实到产业园区、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市场、农户,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第二,重在扶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薄弱是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扶贫重点要扶基础设施。我们将坚持“向面上覆盖,向基层延伸”,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集中实施一批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尤其是把加强路水电讯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住不放,持久用力,有效解决贫困地区老百姓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的问题,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第三,重在扶民生改善。贫困群众最大的困难是民生保障不足。我们将把贫困人口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对象,努力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一是就业。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的优先目标,在推进“四化同步”中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通过加快产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更多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二是就学。扶贫要扶智。教育是治贫的根本。我们将大力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更多地关爱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都能够接受9年义务教育,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三是就医。老百姓吃饱穿暖以后,最重要的关注点就是医疗卫生。推进基本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是防止因病返贫的有效措施。我们将抓好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配备力度,让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四是住房保障。重点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五是社会保障。我们将搞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不断织牢保民生的“安全网”,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六是增收。扶贫开发工作讲到底,核心问题还是群众增收。我们将实施农村减贫增收行动计划,通过产业扶贫、劳务收入、旅游扶贫、政策补贴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增加群众的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收入。

    记者:执行力是我们工作的关键环节,有了好的思路和方法,贵州将如何推动扶贫开发规划的落实?

    陈敏尔: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在组织领导、规划、政策、项目、资金、力量等关键环节上着手,强化保障措施,推进工作落实。

    第一,注重执行力的优化和提升。工作好不好、实不实、成效如何,关键看领导如何抓、如何落实。一是部署。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成为行动计划,转化成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一件件具体的事项。二是协调。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及时协调处理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问题和矛盾。三是督查。工作中加强督查,常回头看、常向下看,看工作有没有落实到位。四是评估。实行扶贫开发“双线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第二,注重扶贫规划的组织和实施。贵州省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省级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已经国家批复,省政府也批复了县级扶贫攻坚规划。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也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我们将严格按照规划,明确责任分工和责任主体,制定具体的进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项目、有措施、有检查,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第三,注重扶贫项目的选择和落地。扶贫项目是扶贫开发的主要载体,是实现扶贫开发目标的重要措施。我们将坚持项目化推进、实物化落实,重点抓好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以此来辐射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同时,加强扶贫项目管理,真正把项目建好管好,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工作实效。

    第四,注重扶贫政策的衔接和配套。政策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和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央对扶贫开发非常重视,出台的政策措施很多,我们将认真研究把握,注重衔接好、实施好各项政策,真正使好政策发挥出好效应。另外,认真落实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研究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创新和完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把各种力量、各类资源汇聚到扶贫开发中来。

    第五,注重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扶贫开发涉及的部门较多,相关部门都有相应的资金投入。我们将抓好各方面资金的整合和统筹使用,努力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加强资金统筹,将扶贫开发部门帮扶和涉农专项资金整合起来,集中使用在重点脱贫项目上,形成资金整合、政策叠加、事半功倍的效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拉动更多的社会资金。严格监督管理,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确保各类资金真正落实到位。

    第六,注重扶贫力量的统筹和加强。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我们将着力推进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格局,凝聚社会扶贫合力。深入推进集团帮扶、党建扶贫、“帮联驻”,推行“一事一议”等扶贫方式,帮助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认真开展“讲、访、帮、促”活动,深化“三万干部下基层”和“百企帮百村”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重视扶贫机构建设,充实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管理水平。

    第七,注重对口帮扶的效率和效果。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由上海、大连、苏州、杭州、宁波、青岛、广州、深圳对口帮扶贵州省除贵阳以外的8个市(州)。31个中央单位对贵州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定点扶贫,实现了全覆盖。这对我们是极大的支持和很好的机遇。我们将切实用好帮扶资金,与帮扶城市共建产业园区,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我们相信,有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国家有关部门和对口帮扶城市的支持帮助,只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艰苦奋斗,贵州一定能够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来源: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